第一百二十六章 還請殿下發個春(第3/5頁)

這下連皇帝都怔了怔,問:“此事當真?為何獻種之時沒有言明?”

“當真。”姚太尉瞄一眼文臻,“之所以之前沒有稟報。一來那幾個人平日體質就頗虛弱,大家覺得可能也未必是玉米的問題;二來玉米是珍貴的種子,在獻給皇家之前是不能取用的,所以這些人為了自隱其罪,自然不敢說明。老臣是特意回頭查問隨行人員才發現的。”他頓了頓又道,“所謂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這玉米說是很好,一旦移栽東堂,是否會出現變化,是否會具有毒性?若遇上有心人想要以此攪亂人心,那就更可能遺禍無窮了。”

文臻挑挑眉——老姚這話誅心啊。

這是暗指玉米沒有那麽好,她為了邀寵誇大事實,甚至別有用心想要禍亂人心嗎?

老家夥怎麽了,怎麽忽然這麽針對她了?

真是莫名其妙的敵意。

按說玉米應該沒什麽副作用,她猜想可能是那幾個出海的人,在海上缺糧,本身體質又差一點,餓出胃潰瘍了,然後再吃了大量的粗糧,導致了胃出血。但此刻死無對證的,也沒法辯白,除非馬上就給大家吃到玉米,用事實說話才行。

人對於未知事物總是容易存在恐懼,姚太尉這麽一說,一些原本對玉米態度比較疑惑的大臣們便有些不安,紛紛贊同此事還需要慎重,文臻看著那轉眼有點倒退的態度,心想弄個玉米都惹出這說法,她懷中還有紅薯呢。這在大海飄搖中都沒忘記帶走的寶貴種子,剛才也沒忘記塞了幾個在懷裏一路帶來。

她正猶豫著要不要現在獻紅薯,單一令便道:“文大人,你那袖子裏鼓鼓囊囊的是什麽?”

既然問到了,也沒什麽好遮掩的,文臻當下掏出來給皇帝和幾個人看,道:“恭喜陛下。玉米種子找到了,臣又在海外一個無名小島上發現了更重要的紅薯,這東西比玉米還易種,多產,又能飽腹,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作物,只要此物能及時推廣全國,日後東堂百姓,可再無饑餒!”

皇帝眼睛一亮,接過紅薯仔細查看,那邊李相瞧了,神情激動,險些便要沖上去看,又聽文臻說了這東西,可在貧瘠的土地上種植,畝產極高,頓時眼放光彩大呼:“先有玉米,再有紅薯,百姓有福!”

他捧著紅薯左看右看,看那樣子隨時準備啃上一口,漸漸的眼眸濕潤,竟是激動得要哭。

文臻想起隱約聽說這位宰相幼年不是一般的貧窮,家中遭災流浪,曾有人餓死。

一群寒門出身的臣子都紛紛喜形於色,大贊文臻造福東堂,利在千秋。

也有人還想著方才那事,吏部尚書易德中猶疑地道:“此物也要先行在京郊三縣分地試種嗎?已經有了情形未明的玉米,再來個紅薯,這萬一兩樣作物都不大妥當……”

文臻眼睛一瞟,忽然看見對面又掏出一把瓜子來吃的燕綏,忽然笑道:“這些東西到底妥當不妥當,馬上就可以證明。”

眾人便都看她。

紅薯倒是可以現在就嘗嘗,但是只有一個,玉米那種子看著就不好吃了啊。

文臻笑盈盈沖燕綏躬身,“還請殿下發個春。”

殿內不知道是誰噗地一聲。

燕綏冷不防她點名到自己頭上,有點愕然。

眾人表情更是復雜,都知道宜王殿下有萬物催生之能,說到底就是天生神農能種地,但他身份尊貴人又古怪,誰敢指使他種地。

現在有人敢了,用的詞還這麽……古怪。

看殿下的眼神,陰惻惻的,好像滿滿寫著“這什麽見鬼的提議你是想我弄死你嗎?”

文臻怡然不懼,“殿下啊,想吃爆米花嗎?想吃薯條嗎?”

燕綏哼了一聲。

文臻命人擡了兩個大缸來,一個缸裏種了紅薯,一個缸裏撒了玉米種子,然後請殿下高擡貴手發春。

殿下也就彈彈手指,然後眾人便經歷了一場眼花繚亂的出牙生苗結塊莖長果實過程,其間文臻還眼疾手快地收獲了一把山芋梗。

沒多久文臻就在缸裏一嘟嚕刨出一大串的紅薯,又在高高的玉米杆子上掰下六七根玉米。

眾人都驚嘆地望著,尤其是玉米的高大挺拔令人驚異。

太監又按照吩咐拎了一個小爐子和一口鍋來,文臻現場炒了山芋梗,煮了玉米,剩下的玉米和紅薯則埋在爐子的爐灰裏。過了一陣扒出來,滿殿裏便是熱騰騰的谷物香氣。

眾人聞著這甜蜜的香氣,飽含豐厚土壤和山野氣息的豐美,忽然便覺得肚子咕嚕嚕地空了許多。

文臻老習慣,當著眾人面,幾樣東西都吃了,又過了一會,才請大家品嘗。

先嘗了山芋梗,只留了一點點的嫩葉,盛在白瓷盤裏碧玉般盈盈,入口口感清脆嫩鮮,吃完口齒清爽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