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光(第2/2頁)

並不懂男女之情的蕭觀音,如何窺得妹妹的小心思,只是如她所願,攜她離了長樂苑,來到雍王府花園內,隨意閑走,並聊說閑話,詢問嫂嫂孕事,托妹妹妙蓮回頭離開時,將她為嫂嫂腹中孩子所繡的嬰兒肚兜、虎頭小帽等物,帶回家去,送給嫂嫂。

因午後地上燥熱,盡管蕭觀音盡量撿著林蔭下走,但還是有暑意侵襲,令人不適,她遂漸引妹妹走至臨水長廊,與她一同在撲面而來的舒愜涼風中,賞看翠葉菡萏,悅目怡情。

臨水折廊上,擺有大大小小的花缸,裏頭種有灑錦、玉蝶、春曉、醉半熏、釵頭鳳、朱簾半卷、仙女散花等品種各異、適合缸植的小型蓮花,而廊外池中所植,是青毛節、朱紅台、黃舞飛等蓮花品種,亭亭玉立,姿態各異,並有清香隨風拂面,令人心曠神怡。

蕭觀音與妹妹妙蓮邊一同賞看,邊閑議蓮花品種,見池中有一株蓮花,與別不同,花葉碩大,花瓣纖長,如彩蝶飛舞,姿態優雅飄逸,前所未見,正不解它是何品種時,聽有少年清音漸近,“這是舞妃蓮。”

蕭觀音聞聲看去,見是四弟宇文沨手持一柄釣竿,走近前來,向她見禮,含笑問他道:“四弟是在此處垂釣嗎?”

宇文沨噙笑點頭,“午後無事,便拿了柄釣竿過來,在此打發閑暇時光。”

他二人是如常閑話,而站在姐姐身邊的蕭妙蓮,在望見少年郎走來的那一刻,心就不可自抑地“噗通”跳了起來,眼望著他一步步地走近,手中的帕子越發擰攪地不成形狀,在看他在同姐姐說了幾句話後,眸光轉落在她的面上,看著她一施禮道“蕭小姐”時,忙不叠也要還禮,卻因心慌意亂,在微屈膝一福時,將手中帕子掉在了地上。

還未等她含羞躬身去撿,如珠似玉的少年,即已為她彎身撿起,含笑遞來,蕭妙蓮輕聲道謝接過,想與宇文沨說話,卻不知該說什麽,靜了靜,找話問道:“四公子既是在此垂釣,怎不見攜帶魚簍呢?”

宇文沨挽了釣線,將線尾釣鉤拿與蕭妙蓮看,蕭妙蓮見是直鉤,訝然笑道:“……這不是‘願者上鉤’嗎?”

“正是願者上鉤”,宇文沨含笑望著蕭妙蓮道,“我對釣物無興趣,只是單純享受坐蔭垂釣的樂趣而已。”

蕭妙蓮與宇文沨聊說了幾句垂釣之事後,心中不舍就此無言,又沒話找話,指向池中舞妃蓮旁的一株粉紅蓮花,問宇文沨道:“四公子可知這是什麽蓮花?”

“這叫千瓣蓮,嫂嫂應當認識的”,日逐流水的粼粼波光,漾得臨水曲廊光影繚亂,宇文沨看向蕭觀音道,“傳說觀音娘娘所坐蓮台,即為千瓣蓮所化。”

蕭觀音正要說話,有長樂苑侍女急急走近,向她恭聲稟道:“王妃派人傳話至長樂苑,讓夫人現在就去映雪軒。”

母妃相召,蕭觀音只能離去,在離去之前,她原要遣侍女送妹妹妙蓮離開王府,但妹妹說她還想再看會兒蓮花,又道她不是小孩子了,會照顧好自己,等會兒就回長樂苑等她,若她久不回來,她會自己回家的,讓她不用擔心。

蕭觀音遂留下鶯兒等侍女陪她,自帶著阿措離開,在走了有一段後,她回身看去,見妹妹妙蓮正與四弟憑欄閑話,池風吹得少年少女衣袂飄飄,妹妹臂間所挽的水綠輕紗披帛,隨風曳在身後,在滿廊蓮花香氣中,輕飄顫搖。

去到映雪軒後,方知不過是府中女眷聚在一處看戲用茶而已,蕭觀音陪了母妃許久後,再回長樂苑時,聽侍女說,妹妹妙蓮已經離府了,她沒在苑內看見妹妹,但看見了一大早就消失不見的宇文泓,走上前去,要問他早上是怎麽了、這大半天都去了哪裏、在外可有好好吃飯時,人剛離宇文泓稍近了些,就見宇文泓板著臉繞走開了,好像當她是洪水猛獸,靠近不得似的。

還未見宇文泓這般過,一見她就繞開,晚上用膳也與她保持距離,全程不與她說一個字,冷冷淡淡得很,蕭觀音對此不解,而板著臉不說話的宇文泓,心裏面,其實也是亂七八糟得很。

從昨夜亂到今晨,再從今晨亂到現在,宇文泓一整天都在回想自與蕭觀音相識以來的種種,越回想越覺自己不對勁,很不對勁,在面對蕭觀音時,好像不知不覺會做一些傻事,不是有意裝傻,好像……真的有點傻……

他認認真真地反思自己,到了夜裏,仍一邊拿了只桃子慢慢地啃,一邊凝神認真反思,努力想理清心中的迷思時,見沐浴後的蕭觀音,穿著清涼地朝他傾身靠來,燈光下,玉山巍巍,一片雪光迷離,繚花人眼,滿腹疑思登時滯住,人僵如石,動彈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