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殺機(第3/3頁)

更別說入夏後時氣漸熱,卻絲毫不能貪涼,想吃口酥酪都得看徐太醫的眼色。

魏鸞簡直欲哭無淚。

每回魏夫人過來,都得感嘆半天當娘的不容易,便連周驪音都未能幸免。

饒是如此,還有人來添亂。

——魏清瀾。

說起來這位堂姐也是個騷擾人不倦的奇才。先前試圖挑撥夫妻倆,被魏鸞當場給了臉色,竟也絲毫不知收斂,照舊含沙射影。魏鸞瞧著伯父的面子,且盛煜將後來那些鬼話都當耳旁風,便也未計較。

原以為盛煜離京,她能消停些,誰知竟殷勤如舊。

每回探望,還會帶些東西來,或是孕婦調養的上等藥材,或是些小物件,不一而足。

且都打著魏峻夫婦的旗號。

魏鸞留了心眼,趁著行動輕便時,每次回府都要特地去趟伯母身邊,將魏清瀾送來的每樣藥材和物件都誇一誇,謝伯母好意。伯母甄氏只說是應該的,還能將東西的來歷道明,說魏知非尚未婚娶,這算是二房的頭一個血脈,即便姓盛,咱們魏家也該盡力養好。她管著府裏的中饋脫不開身,讓女兒跟著過去多陪陪,也是份心意。

很顯然,魏清瀾沒說謊,東西確實是伯母的好意。

且甄氏絲毫不知女兒的“陪伴”頗遭厭棄。

魏鸞對此無語凝噎。

後來魏清瀾登門的時候,便多以胎兒漸大行動不便、精神困倦為由,推拒不見。想必甄氏寬柔,不會計較。事實上,哪怕魏清瀾對這般冷淡態度不滿,回府跟父母親告狀,換來的也是魏峻夫婦的責備,嫌她太重自身,不懂體諒孕婦。

誰知即便如此,也還是有疏漏——

這日前晌,染冬如常打理藥材,請徐太醫挨個過目,到得其中一味鹿茸,忽然頓住了。這鹿茸也是魏清瀾送來的,由甄氏托了人費不少功夫尋來極上等的成色,怕魏鸞產後血虛,特地早早備著。

魏鸞當時瞧見,還頗為感激。

然而此刻,徐太醫的神色卻十分凝重。

染冬察覺不對勁,忙道:“怎麽了?”

“這鹿茸不對勁。”徐太醫面上有些困惑,“論成色,確實極為珍貴,便是宮裏也沒幾塊這樣的,花銀錢都未必買得著。但這味道聞著不太對,裏頭像被摻了旁的。”說著,取了隨身的箱子過來,搗鼓半晌,鄭重道:“這藥不能用。”

“果真摻了東西?”染冬臉色微變。

徐太醫肅容頷首,“是一味毒藥。若當真用了,對產婦極為不利。”

藥中摻毒,這實在令人震驚。

更何況,染冬記得很清楚,這鹿茸是魏清瀾替魏峻夫婦送來的,極為稀罕,就連魏鸞都曾誇過甄氏的好意。而這種毒物居然送到曲園給魏鸞用……染冬哪敢怠慢,當即飛奔去後園,將躲在樹蔭裏消暑的魏鸞請來。

魏鸞聽罷,也是臉色微沉。

她不信魏峻夫婦會害她,那是一家人幾十年彼此扶持換來的信重。

她也不太相信這是魏清瀾所為。雖說這位堂姐自幼與她不睦,自打和離回京後,更是恨不得她跟盛煜也鬧起別扭,屢屢出言挑唆,但下毒害命這種事,就算魏清瀾被下了降頭,也不大可能做得出來。

一則魏家榮辱與共,能從章氏之禍中抽身而退,全賴盛煜照拂,魏清瀾就算小心眼,看不得她婚後夫妻和睦,也只是小打小鬧,不至於拿魏家的前程來兒戲。二則盛煜手腕狠厲,睚眥必報,是京城共知的事,借她魏清瀾幾百個膽子,也不敢去跟玄鏡司統領作對。

很可能是有人從中作梗。

這事可不能輕率了之。

魏鸞決定親自去趟敬國公府,將事情問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