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秘聞(第2/2頁)

更何況,盛煜前世還繼位當了皇帝。

若那位梅氏的身份果真有古怪,若盛聞天當初並未真的私養外室……

有個大膽的猜測再度浮入魏鸞的腦海,且她並不覺得荒唐。

魏鸞忽然有些口幹舌燥。

心神不定地回到北朱閣裏,盛煜果然不在。

春嬤嬤將那封並未具名的信送上來,魏鸞拆開蠟封,裏面的紙箋上果然是周驪音的筆跡。筆端紙上,她並未寫得太詳細,只說出京城後周遭清凈,認真翻讀從前覺得枯燥無味的史書,想著如今的處境,竟有頗多感觸。她打算多留一陣,徹底想清楚了,再回京城。

信的末尾,周驪音說她此次出京,雖遠離至親,身邊卻有人陪伴,並不覺得孤獨。這件事上,極感激魏鸞的提點。

最後這句話,似有所指。

魏鸞細看了兩遍,確信沒看錯後,心裏微微一跳。

看來當日章皇後在含涼殿裏提的揣測並非瞎猜,盛明修留書出京,打的是遊歷的名號,恐怕當真是陪著小公主走了。否則,周驪音也不至於因“有人陪伴”這件事而感謝她。

只不知他倆往後究竟會走到怎樣的地步。

若她的猜測屬實,盛煜的生母定是遭遇極慘。就像當初章念桐能輕而易舉地將她挪出皇宮,囚禁在地牢一般,章皇後在東宮時,必定比之更為張揚。其中,未必沒有刻骨的仇恨。若公事之外還摻雜了私仇,盛煜對周驪音的芥蒂也就說得通了。

許多事雜亂地湧入腦海,有條線漸漸明晰。

魏鸞卻不太敢相信。

窗畔竹枝婆娑,日色漸傾,晚風漸漸添了涼意,魏鸞慢慢舀著碗裏的酥乳,獨自出神。

直至染冬捧著晚飯單子進來,魏鸞的思緒才被打斷。

“廚房裏有新送來的羊肉,這時節已很肥嫩了,春嬤嬤說,晚飯做一道炙羊肉來吃,少夫人覺得如何?”她說著話,行至跟前,將寫了菜色的單子鋪到案上,任憑挑選。目光瞥見送進來已有許久,卻只吃去少半的那碗酥乳,又微詫道:“少夫人在想事情?”

“沒什麽。”魏鸞答得心不在焉。

染冬沒再多說,待魏鸞選好了菜色,自去廚房分派。

魏鸞則起身理了理衣裳,將雜亂思緒盡數收起,先去安排晚飯的事。

到得暮色四合,盛煜果然大步踏入北朱閣。

……

雖說永穆帝體諒盛煜奔波辛苦,許他在府裏安心歇息幾日,盛煜卻半點都閑不住。

回京後頭一遭上朝,他半點都沒怠慢,早早起身裝束過,騎馬出府。消失許久的玄鏡司統領忽而現身,京城裏的情勢已有極大的變化,官員們縱不知內情,也猜得到鎮國公入獄之事跟盛煜有關,看他時不免添幾分敬懼。

——畢竟,這男人心狠手辣之名傳遍,能將章家兩位國公爺拉下來,著實旁人難及。

盛煜則冷肅如常,比平常更添幾分淩厲。

待得朝會結束,先去衙署將這兩月來的事過問一遍,後晌又奉召入宮。

結果在麟德殿前,碰見了千牛衛副統領。

盛煜記性好,將盛聞天當差的日子記得清清楚楚,亦知父親盡忠職守,風雨無阻。難得見盛聞天告假,心中不免詫異,等出了宮回府,便先奔西府去。到得那邊,父子倆閉門說話,盛聞天並未隱瞞遊氏的事,過後,又談及家中境況。

也是在此時,盛煜才知道,他離京的這段時日裏盛明修竟留書出京,獨自遊歷去了。

這消息著實讓他感到意外。

據他所知,盛明修前陣子死纏著時虛白,要去學畫,為此費了不少心思。如今時虛白仍在京城,不知哪天就會離京,盛明修放著時大畫師不去請教,竟舍得拋下那人去京城外遊歷?且據他所知,在周令淵回京之前,長寧公主周驪音已離京遠遁,免了許多麻煩。

這兩件事過於巧合,盛煜遂問盛明修離京的日子。

——竟是與周驪音前後腳走的!

盛煜愈驚,暫未跟盛聞天多說,回到曲園後,卻在門房處逗留,詢問盛明修的事。

據門房稟報,盛明修最後一次來曲園是在月余之前。那日恰逢長寧公主造訪少夫人,公主的車駕前腳停穩,盛明修後腳就進來了。待公主起駕離開,盛明修跟少夫人說了幾句話,便匆忙追了出去,過後再未露面。

盛煜聽聞,面色微變。

原本輕快而期待的腳步,在踏向北朱閣時,亦變得沉緩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