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理學之亂(下)(第4/5頁)

武曌慢慢悠悠的逗著他們,什麽‘狐媚惑主’、‘禽獸行徑’、‘牝雞司晨’、‘敗壞倫理綱常’等話全都說了出來,罵的雖然兇狠急切,卻毫無新意。

她一擺手,藏了多年的自身修行拔地而起,夾雜著那種富有威壓的帝炁,似秋決刑場上的寒風。抖了抖他們聯名的奏本:“壞人身為官員鄉紳的,自然滿口道德禮教。不如此,何以殺人。

主角想做什麽就能做什麽,讀者想怎麽罵就能怎麽罵,罵的人多了,作家名聲壞了,自然被開革。人間人殺人,人相食,做得出卻不許寫。自始皇帝以來,八十三個朝代,四百名皇帝,代代禮法不同,無一定之規。"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昏君熟讀經史照樣昏沉,貪官汙吏通曉孔孟依然橫行霸道,人間一亂一治,二十萬傾土地忽爾歸於一人,忽爾散給百萬人,頃刻間天翻地覆,君臣易位。公孫開閣招嘉客,知道浮榮不久長。孔孟之道想萬載高懸?”

“越是道德高尚的人,越應該俯首躬耕,在家裏閉門造車的人道德自然出眾,不犯口舌,無所作為,又憑什麽減免勞役?你們洋洋灑灑一大篇,第一條挽回理學山河日下的局面,第二條要封閉閻君的喉舌,第三條欲行文字獄,那不屬於孔孟門人的,不論是墨道法兵,全是匹夫匹婦,第四條非議陰律為酷刑,只因為刑上大夫,第五條擡高身價自尊自貴,第六條逃避徭役高人一等,又可以大肆吸納想要逃避徭役的豪強入你門下,第七條想要憑著誇誇其談入朝為官。我替你們補全第八條,這第八條,必然是想讓百姓持有的土地可以自行交易,好叫你們暗中兼並。占了良田千頃,雇上幾百名家丁,高築塢堡,打造武器。至於那百萬之眾的流民呢,自然是皇帝不修道德。”

理學門人發覺她很善於玩弄詞藻,給人扣帽子,怎麽說來說去,我們好像要謀反呢?

最後掙紮道:“我們不曾想兼並土地。是你在想。”

“不錯,你們不想兼並土地,跟著你們想混進的兩千余人想的很呢。你們分辨的出麽?還不是一窩蜂的跑了過來,滿心得意,自以為人多勢眾,實則有眼無珠。縱然滿腹經綸又能如何,叫你們執政,也不過是個王安石與司馬光,食古不化之輩,叫你們去修書你,恐怕還比不上歐陽修,他雖然顛倒是非,勝在文辭可取。當今地府唯才是舉,連地域南北、出身良賤都不問,官吏之間又可以轉換,你們怎麽還未當差?”

人間考試分地域南北,賤籍不許科舉,做了吏的人不能做官。

王安石和司馬光默默嘆氣。

歐陽修:我這事算是沒完了。

武曌有著合乎身份的倨傲,點評道:“人皆有(過)失,墨家對自己苛責太過,道家無為不能及時消除孽障,法家待人嚴苛,兵家麽,有些許好勝。唯獨你們程朱理學,自詡周全完備,實則漏洞百出。修身齊家尚可,想要治國,萬萬不可取。宋朝封禁你們,倒是他們難得做的幾件正確的事。明朝尊崇你們,皇帝是實實在在的丟‘人’。哦,當時因何為之?”

劉娥和曹光趨步行來,先對著殿內深揖,又緩緩談到時人對理學的看法。

隱匿在人群中的吳瑜驚的睜大眼睛,想不到這二位竟然會出現在這裏。

趙匡胤同樣吃了一驚。

武曌居高臨下的四處打量,瞧見人群後面悄悄坐在朝房窗欞上張望的李白,還有坐在房頂上撓癢癢的王猛,手執折扇的呂雉,一些被下屬坑了識人不明的名相名將,略帶嘆息的李勣,在墻角沒擠進來的楊慎,除了戴著面具的官差判官之外,人們的表情很有趣。

她心裏微微嘆息,本來的計劃是通過好好講道理,激怒他們,激的他們像楊慎一樣沖進閻君殿中伏地哭嚎,之後事情就好玩了,聚眾沖擊閻君殿就算是謀逆。現在則不然,那門火炮說明除了自己和這群愚夫之外,還有一群人在渾水摸魚,事情如果鬧的激烈了,必然有人彈劾自己挑起事端,而翰林院中的確有一點授人口實的東西,閻君們對我的態度平平,雖然重用,卻不是深信不疑。唉,可惜了。

武曌這些年看了很多理學的著作,要不然怎麽了解和利用對方呢?當即用自己這些年所學,用理學的理論把他們訓斥一頓,從最基礎的格物致知入手。格物了嗎?知嗎?

內容和剛剛朱熹說的差不多,只是更激烈,更居高臨下。“若不是看你們懦弱無能,現在的行徑和逼宮只在模棱兩可之間。念在你們無知無能的份上,暫且繞此一次,該服役的自去服役,把好逸惡勞狂妄自大拋在旁邊。都退下!人間大禮儀之爭耽誤了四年政務,你們耽誤四個時辰的生死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