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第2/4頁)

獨孤貴妃微微驚訝:“這位皇後是?”看起來不像大唐皇後。太瘦,太輕盈。

“趙飛燕。”

“環”環肥燕瘦!竟然都能看到,不知道趙皇後與楊貴妃一同起舞、鬥舞是何等的風姿。哪能直呼環肥燕瘦呢,這是文人戲謔的稱呼:“還(音:huan)是留仙裙最動人。”

趙飛燕:“有眼光!我還以為唐朝都喜歡楊玉環那樣的胖女人呢。”

楊玉環氣的捶窗子,她不胖!只是臉圓胸大。

一個相當優秀的皇帝,一個不奪嫡不奢侈、給家人求官也有限度的美貌貴妃,自然是安然住在丈夫的大房子裏,遇到尷尬的事及時避開,平時在一起閑談時,也透著一股寧靜溫柔與世無爭的氣息。雖然憂愁,不減姿容。

武士彟帶著一些東西前來,依然是被壁壘擋住,只能互相丟東西。他本來憤恨武媚娘,這前些年被高宗李治拜托,有了暗中觀察的身份,態度就好了一些。武曌當然高興。

隔著壁壘道:“楊玉環又織了許多匹絹、綾、綢,我們做了帷帳和衣裳,還有不少富裕。這些素絹是尋常物,阿耶怎麽能賣出如此高價呢?”郭聖通拿去的那些賣的也貴,只是不到這麽貴。

武士彟淡然的負手而立:“自有妙計。”

當然不能直接賣,先拿去染房染出比時興更大膽、復古的花紋,制成衣裳,憑借地府的人脈,把衣服送幾件給貴婦公主——現在雖然不提身份,可是姿容氣度都異於常人,她們穿著上街走走,婦人們就都想跟風,別人家還沒做出來呢,只有自己家有,嘿嘿嘿。

太真公主那裏,李白還時常去找她,依然不搭理王維,爭風吃醋嘛,這可不是為了公主的權勢——開始時是,現在似乎已經不是了。

武曌又問:“我聽說在整個陰間,只有帝鎮中有蠶,別的地方連蚊蟲都沒有。”住了這麽久,還是覺得很奇怪,沒有蚊蟲,卻有牛羊。

武士彟道:“沒錯,但並非奇貨可居。陪葬物中的絲絹雖然不多,但燒化的衣服不少。”陪葬時都選那些(看起來)堅固不壞的。

有一搭無一搭的閑聊了一陣子,問了問武士彟怎麽解決了那煩人的勞役,聽說不能花錢雇人服勞役,只能自己去。

“哦,有辦法的。山上的小路需要重修,我應承了。”武士彟把服勞役改成承包修路工程,雖然沒敢克扣款項,還自己往裏搭錢,但無形的利潤才是真正的利益。而另外幾十個機智的大商人搶到了各種環繞都城的項目,只要不離開城池,就不耽誤做生意。“你將來有什麽打算?”

武曌沉吟了一會,低聲說:“我看鎮長的位置不錯。”如果不能出任高官,這是備選。如果將來可以入仕,而且上升的路途沒有阻塞,那就努力奔著閻君的方向前進。只怕太宗先人一步,並把我壓住。

“哦?鎮長能讓位麽?”

“未可知。漢武帝潛心做學問,詩賦數術天文地理醫蔔星象,無所不包,職務又很清閑。”

武士彟問到了終點:“你打算怎麽做?我能幫什麽忙?再過些年,如果我還沒有修行,就該走了。”在地府當差可以避免傳說中在地府生活二百年之後要面臨的‘五衰’,但他不想侍奉別的君王。哪怕閻君是神仙,但是我愛李淵。

“這是個小目標,還沒有計劃。”

二人分別之後,李治早就等在遠處。“陛下。”他把女兒的計劃一說。

李治有點失望:“居然和跟我說的一樣。”

李淵敲他頭:“你以為會有什麽?”正如在人間,正途就是做官這一條路,不論是通過被推薦、主動自薦還是考試,就這一條路。

……

杜甫的詩流傳到後世的,總共有一千多首,但他寫的詩可不只這個數,唐朝有記錄的接近兩千,正如張若虛也不是只寫了春江花月夜等幾首詩。唐代時收集的很全,地府的書也很全,現在人間已經發明了雕版印刷。

但……雖說李杜詩篇萬古傳,要給倆人的詩刻板印成全集,太難了,加在一起三千多首詩,起碼也要一千多塊雕版。所以只有二人的精選集有雕版印刷,全集還是手抄本。雇個秀才鬼抄書可便宜了,也提供母本允許窮人交押金借回去自己抄。

李世民就借了兩套書,《杜甫生前全集》,《岑參高適生前全集》,沉甸甸六七十斤。只有生前能出全集,死後再寫的詩,廣為流傳的也湊不出全集,杜甫太能寫了,出的《杜甫詩陰間卷》,出的再快也跟不上他寫詩的速度。

書店老板扼腕嘆息,借書的利潤可少,看他頭上的金簪,身上的團花錦袍,腰間的純金蹀躞帶,掛著的鑲蜜蠟的吐蕃風短刀:“我看您是顯貴之人,何必借書回去自己抄呢?您看這邊有抄好的,抄書這人學的是王體,師承虞世南。不瞞您說,這可是我單獨留給貴客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