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第4/4頁)

李亨則在刨了一畝地之後,窺見空隙,去和高宗夫妻聊天。最佳的切入點莫過於:公主是很美好的。

夫妻倆表示贊同。

他有三個很有趣的女兒(還有幾個無趣的。最優秀的和政公主,和丈夫一起逃難出來,帶著姐姐寧國公主,徒步前行了十多裏地。“到蜀中時,郭千仞有心謀反,玄宗在玄英樓與其對峙,百般勸慰始終無效。我那女兒生來英武,持弓就要射殺郭千仞。可惜我沒讓她練武,有些氣力不濟,讓駙馬柳潭拉弓,和政給他遞箭,一連射殺了五十多人。”

武曌點點頭:“不錯。”

李亨還有一個女兒,永和公主,也和和政公主關系好,一生致力於鉆研美容術,研究各種中藥、食材糊在臉上的效果。有十幾畝地的天地,也不置宅院,也不修廟宇,讓家仆去種各種她需要的中藥,研究了兩種記錄在醫書中的潔面粉和去角質香皂。

武曌也知道這個,公主沒有藏私,用料也不貴,現在……已經搶了郭聖通的生意。

“寧國去回鶻和親,去的第一年可汗就死了。唉,當時大唐國力衰微,回鶻也學壞了,居然要人殉葬。寧國就質問他們,大唐沒有這種風俗,你們仰慕大唐,求娶公主,就是為了學習先進的文化知識,就應該摒棄惡俗。然後就回來了。”

李治皺了一會眉頭:“豈能讓親女兒去和親。”從漢朝開始,到唐朝,送去和親的公主幾乎沒有皇帝的親女兒。

李亨就等這句話呢,恰當的哭了起來:“若是大唐盛世,天朝上國時,又怎會如此狼狽。子孫不肖,不能守住祖宗家業,國祚衰微,神威動蕩,嚶嚶嚶。”

他哭著罵的是自己無能,但首當其沖的是李隆基。

正在這兒哭著呢,王菱恰好也來拜訪——她剛和長孫皇後說了李隆基的三車壞話,也來和拜訪盟友。‘母子’一見面,都有點不好意思,現在做的事可不符合道德。

知己知彼當屬夫妻,親近莫過於父子。

李隆基恰好有一個致力於給他拆台的老婆,還有一個滿心自保的兒子。

這倆人既了解政治,又了解他。

二人分工明確,王菱能言善辯,負責點破他的謊言。而李亨麽,他有些笨拙和富於表面,就負責在必要的時候跪下道歉,哭,做一個‘跪直了挨打,認真道歉,深深悔過’的好樣子,襯托李隆基。

在王菱和李亨的不懈努力下,他任何一個自我解釋、辯白、推脫的舉動,都被倆人拆毀。

李世民:煩。

揍李隆基沒有太大意義,他們很快就繼續數日不歸的生活,忙自己的事。

原先宗室們很有上進心,現在都有些麻木了——只要工作強度夠高,就能磨滅大部分人的希望。

數年間平淡無奇,雖然因為平定安史之亂抽調兵力,程元振隱瞞不報,讓吐蕃打了進來,李豫也逃跑了一次,雖然有郭子儀力挽狂瀾,還是國家顏面無存。

他丟失的妃子、太子之母始終找不到。

治理的很好,精簡官吏之後鹽的價格大幅下跌,鹽的收入增加一倍,真利國利民。

劉晏實在是優秀。

但安史舊將田承嗣、李寶臣、李懷仙節度使,率所部駐於河朔三鎮。不奉朝命,不輸其賦。

唐玄宗曾追封姜太公呂尚為武成王,張良孫武配享(坐兩邊陪著),後來幾次更改,附廟的武廟十哲有變動,武成王的封號也改回過太宗,配享的武將也變過。

後來唐肅宗又給改回去了,武成王廟和孔子的文宣王廟同樣待遇。

李豫想把弟弟塞進去,被勸阻了。有打算把郭子儀送進去,但顯然郭子儀壽命不短,未必是誰送誰。

很多已經絕祀的武將又有了天外橫財。

張良閉關修煉一甲子,出關時打開門,只見眼前一片漆黑,就好像被什麽東西埋了一樣。沒錯,就是祭品山把他埋了。天下各州都有太公廟,按月祭祀,每當發兵出師或各將領及文武舉人應詔,都要先去太公廟拜謁。

姜太公時常被拜,受人香火替人憂愁,有點為唐朝的局勢。

關羽捋須沉吟:“為非作歹還敢求我保平安,有些離奇。”

……

又過了幾年,李豫實在是思念弟弟,就給李倓追封為皇帝。

大唐一朝,有父親追封兒子做皇帝,弟弟追封哥哥做皇帝,現在哥哥追封弟弟也沒關系啊。

李倓:我要感動哭了!!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