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第2/3頁)

因為她的身份是大穆敕封永寧公主。

逍遙侯府生活著謝玉璋的父親前趙末帝,前太子、太子妃和他們的五個孩子,其余皇子中還活著的還有五皇子、八皇子和九皇子,七、十一、十二三位皇子死於兵禍。公主則只有嘉佑一個,福康在亂中沒了蹤跡。

今生和前世沒什麽太大變化,前世活下來的今生也活下來了,前世死了的今生也死了。唯一的變數是嘉佑。

只遺憾了福康,讓人想起來便心如刀絞。

這座侯府就如謝玉璋記憶中一樣死水一潭。同輩的女眷除了嘉佑便只有太子妃於氏,五皇子的妻子被娘家接回去了,只送回來一張和離書。

八、九兩個皇子一個今年二十二,一個今年才十七。當年亂起時都還未來得及娶新婦,如今也根本娶不上新婦。

前世,謝玉璋回來後,他們三個人陸續娶了商人的女兒或平民的女兒。便是這樣身份的人,都還是不得不給了豐厚的聘禮才娶回來的。也只有那樣貪財的人家,才會把女兒賣進圈養前朝皇族的逍遙侯府。

謝玉璋與他們的相見也沒有什麽太催淚的感人場景。大多數人都是一臉木然。

雖知道謝玉璋封了公主,但她一個女郎又能改變什麽?改變不了他們前朝皇室的身份。

只有末帝老淚縱橫,一直喃喃地道:“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太子身上還有酒氣,眼睛也渾濁。於氏與謝玉璋互相握住彼此的手用力握了握,卻什麽也沒說。

五皇子道:“寶華,聽說你立了大功?”

謝玉璋道:“五哥慎言,不過從中遊走,一些微末之功罷了。我現在封號不是寶華,是永寧。”

五皇子嘟囔:“微末之功怎封得公主……”只是謝玉璋對他神情冷淡,他的聲音便低了下去。

又與八皇子、九皇子相見,二人只木然點了點頭。

只最後,望著比自己矮了半頭的嘉佑,謝玉璋忍不住落淚:“可惜了福康。”

嘉佑公主今年十四,正是當年謝玉璋和親的年紀。亦和兩個哥哥一樣,一臉木然,只說了句:“是。”便不再多言。

待相見過了,謝玉璋道:“我與父親說說話。”

太子點點頭,轉身便走了,竟一句話也不說。他的身上,半點生氣也無。

五皇子倒多看了謝玉璋幾眼,見她沒有留自己的意思,也只得走了。其余眾人都默默跟著太子離去,一個個宛如行屍走肉。

朝代更叠之時,前朝皇室還能如他們這般已是極好的待遇了,再好,便沒有了。所以他們的人生,到這裏,已經是到頭了,沒有任何盼頭。

待眾人退下,楊長源亦避出去,堂中便只剩下逍遙侯和謝玉璋。

逍遙侯神情有些惶然,只囁嚅著問謝玉璋:“在漠北,他們、他們待你還好嗎?”

謝玉璋只說:“父死,子繼。”

逍遙侯便說不出話來。他將十四歲的謝玉璋嫁給五十多歲的老頭子時,便早該知道會有這麽一天。他嬌貴的女兒在那蠻荒之地,別說二嫁,便是三嫁四嫁也都不稀奇。

從前的和親公主們都是這樣的。

逍遙侯囁嚅半天,只道:“沒想到你這樣爭氣。”

又道:“幸好,你是個女郎。”

謝玉璋與他實在沒什麽話好說。要說恨,前世早恨過了。要說父女之情,現在謝玉璋幾乎不知道情這個字該怎麽寫了。

屋子裏陷入尷尬的沉默,逍遙侯左右四顧,很想找理由結束這場會面,太叫人難受。

好在謝玉璋終於開口,打破沉默,道:“父親,陛下封我為公主,父親潤潤筆,寫謝表吧。”

逍遙侯恍然道:“正是,正是。該寫謝表。”

謝玉璋道:“該怎麽寫,父親曉得,我也不多說了。”

逍遙侯道:“我知,我知。”

謝玉璋沉默了片刻道:“嘉佑讓我帶走吧。”

逍遙侯也沉默了片刻,淒然道:“好,你們女郎,總比我們有出路。只是須得上面同意才行。”

謝玉璋道:“我去求陛下。”

她說完,終是不死心,問:“福康就沒半點蹤跡嗎?”

逍遙侯垂淚道:“嘉佑親眼看到她被亂兵捉住的。”

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就和前世一樣。

謝玉璋的心腸磨煉至此,少有能讓她再動容的事了,福康、嘉佑和於氏,便是那少數之一。

比起前世,至少嘉佑還活著。謝玉璋對自己說,能活一個是一個。

她起身:“那孩兒沒什麽事了,我去看看嫂嫂。”福身一禮,轉身離去。

逍遙侯淚眼模糊,看著她的背影。

這女兒比八年前長高了許多,身姿挺拔得如青竹一般好看。

謝玉璋去了太子的院子。大白天的,太子已經喝上了。便這會兒功夫,已經眼睛迷離。

他這副樣子,謝玉璋前世看得多了。然而即便歷經兩世,她也沒什麽可勸的。前朝太子這身份,把他這位兄長的人生鎖得死死的,無藥可救,無法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