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也許她真是妹妹(第2/5頁)

蕭遙只覺得自己的心“咯噎”一下沉了下去。他剛剛發出一封信,說他“現在暫不出去”。可她卻已經走了。一去就是那麽遠,也許他們這輩子都沒機會重逢了。

最主要的是他還沒有向她問好呢,還沒說“你好”,怎麽就”再見”了呢。蕭遙非常懊悔,為什麽不向她問聲好?如果那樣,她一定會說點什麽,而不會在默默無言中去了法國。

蕭遙猛然想起那天在大操場時她的神情,想起分別時那最後一瞥。也許什麽都會過去,這最後一瞥但願能永遠留在彼此心中。

第二天清早,蕭遙騎車又經過車站。早晨,天地間彌漫著淡淡的霧,樹木人群若隱若現。蕭遙停了下來,恍恍惚惚看到那個黑衣少女站在那裏,她手裏拿著一本書,驀然回首,露出羞澀友善的微笑。

盡管他們沒有單獨交往過。甚至沒說過話,但蕭遙忘不了她的靦腆、憂郁和友好。

現在她已經走了。像晨霧般地消失了。

在法國的古老的城堡的陽台上,一定時常出現一個來自中國的小姑娘,在眺望全城的景色。

天漸漸明朗起來,霧開始散開,一切清晰起來,那朦朧美好的一瞬深藏心底。

永遠的最後一瞥

奶奶本想給蕭遙的父母打電話,但又怕他們太擔心,忽然間她想起蕭遙常談起他們的班主任老師,因此,決定去找他商量商量。奶奶事先打電話和這位老師聯系好了以後,來到了學校。

江老師在接待室迎接蕭遙奶奶。

奶奶是個舊社會的名門閨秀,幾十年過去,仍然保持良好的風範,她的頭發梳得一絲不亂,臉色也很好。

“請這邊坐吧。這節我沒課,我們可以單獨地談一談了。據我看來,你要找我談的完全是個人的事情。

“是……的,嗯,嗯……”奶奶的心情有些緊張,剛給江老師打完電話她就有些後悔了,她很顧慮自己這樣做會出現電影,電視裏的那些“鏡頭”,那可就糟了。可是除了老師,她不知該求助於誰。

“江老師,我對你談的請你不要讓第三人知道。

江老師點點頭。

得到保證後奶奶才開始講:“是這樣的,蕭遙的父母希望蕭遙出去,考慮到他年齡小,比較容易適應外面的環境,可蕭遙自己認為目前不宜出去。這件事情聽他說,他曾經和你談過,征求過你的意見。

江老師又點點頭。

“我和他爺爺都是早年留法的,解放後我們回國了,對於蕭遙的決定我們表示理解和贊同。”

“說到這裏,你大概知道我該有個‘轉折’了,是吧?”奶奶和江老師不約而同地笑了,奶奶接著說,“對於蕭遙這個孩子,我和他父母都是比較放心的,他比較踏實和上進。可是近來他神色有些恍惚,幾次問他,他都不說。一次他忽然問我:‘奶奶,您早年留法,法國是怎麽個情況?’當時我並沒多在意。後來,我發現他的桌面有一幅畫,啥,就是這張,我知道事情大了。

江老師接過奶奶遞來的畫:一個大草坪,一個女孩子,旁邊不遠的地方還站著一個男孩子,除此再沒什麽。畫的一角寫著“最後一瞥一一一蕭竹”。畫得不好,卻一眼看上去就能讓人感覺到是用心畫的。江老師同時教(3)、(4)兩個班的語文課。所以也知道蕭遙畫的是誰,不過她的姓是小月肖。

“天啊,江老師,蕭遙他……”

江老師卻想到另一個問題:“請問這幅畫您是怎麽看到的?”

“昨天,我收拾房間,在蕭遙房間裏發現的。奶奶一邊講一邊覺察到老師的臉色變得不那麽開朗,她停下來。

“首先我想說的是不要背著孩子看他的信件,這會讓孩子覺得委屈。有些東西是只供他們個人看的。”

“但是不這樣做,我就根本不知道他的事,尤其是這方面的事。他的父母都在國外工作。照顧蕭遙的任務由我承擔。我必須對他負責。不,江老師。我不同意你的這個觀點。”

江老師理解地點點頭。

“作為教師,希望學生成才,但我們作為家長,還希望孩子幸福。”

“這個年齡的男孩子的感情是很復雜的,他們既沖動又內向。女孩子還會把自己的感情告訴夥伴,而男孩子卻把一切都埋在自己的心底。”江老師說,“中學六年,學生的變化很大,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起著巨大的變化,對異性產生好感是正常的,完全可以理解的。”

“江老師,依你的意思,中學生‘拍拖’反而是對的了?”

“盡管初戀在作家筆下很美好,但發生在中學生身上,就不那麽浪漫了。我不贊成中學生談戀愛,包括互相理解。志同道合的早戀。愛情是必須以婚姻作為發展方向的,不以婚姻作為終結的愛情是不負責任的。而婚姻對中學生來說實在太遙遠,小小年紀怎能肩負得起這沉重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