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魚”與“熊掌”(第4/8頁)

上復習課光認真是不夠的,還得有技巧對老師使用的語音語調都要加以認真分析研究,聲音比較緩和如一的一般不是重點;語調起伏加強,嗓門兒加大可得注意了,這往往是重點;但是那些真正有價值,同學們想得到的“料”.當老師有意無意透露時卻是用一種似清非清、似明非明的聲調小聲含糊帶過。這些絕不是一朝一夕能掌握的,沒有十年的“學齡”休想練出這套“鑼鼓聽音“的過硬本領。

上復習課是很鍛煉人的判斷能力的,對於老師的“簡單看看”、“基本掌握”、“特別看看”、“重點記住”,一定要用一個哲學觀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像林曉旭清一色全打“★”,不分主次,難怪她背死還撈不到好分數。欣然就聰明得多,每一題的重點程度都用不同的代號,一目了然,背起來輕重不一。

唐艷艷的事對欣然的沖擊很大。為了深圳戶口而放棄高考,欣然著實替艷艷痛心。欣然滿腦子都是上大學,父母對升大學的看重使得欣然認定這麽一個理:只有上大學才算有出息。每當親戚朋友的孩子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父母都會“嘖嘖”稱羨。欣然總希望有那麽一天,她也能戴上名牌大學的校徽。讓父母高興一番。這樣的思想從來沒有動搖過,也沒有動搖的跡象。欣然不明白,唐艷艷的父母也都是高知,他們是以一種什麽心境來接受唐艷艷的決定的?唉,沒戶口的深圳中學生。

現在,欣然無法肯定任何事,也保證不了什麽,只是這次期末考試她是一定要考好的。這是她要努力的。

“欣然,‘商品的使用價值’我找不到。柳清這題還沒劃好,老師已經講下一題了,急得她宣探頭瞟欣然的課本。

欣然告訴了她。

“那個‘貨幣的兩種基本職能’呢?”柳清又問。

因為老師又開始講了個“重點記住”。欣然這次只好說:“下課再告訴你。”

同學們不停地寫,不停地劃,大一二三,小(一)(二)(三),小小123,小小小①②③;非常重點,重點記住。一般了解。一堂復習課下來,真像是打了一場仗。但還沒完,還有“收尾工作”,應該說後面的工作更加“艱巨”。

“同學們,這些題目都劃下了吧。回去把重點背背.差不多就有90分了。”

“那還有10分出在哪?”有人窮追不舍。

“那10分是活題。”

“怎麽活法,舉個例子聽聽。譬如……”用“譬如”這麽個文縐縐的詞,仿佛是在請教老師。

“老師,這段是重點嗎?”

“這題這樣答可以嗎?”

“這道題考的可能性大嗎?”

如此“套題”的話四處可聞。老師若不“通點水”,就別想出教室大門。他們算被考油了。

政治老師有點哭笑不得:“你們幹脆叫我把題告訴你們得了。”

“我不介意。”有點放肆了。

“不能再說了,說了就漏題了。”老師邊搖手。邊想走。

“老師啊,這次考題深不深啊?”

“不深也不淺。過去是手工印刷,印得重則深,印得輕則淺。現在是電腦控制,不深也不淺。”老師的回答真叫絕。

余發見“套題“無望,竟問道:“老師.誰來監考啊?”

同學們一聽就樂,知道余發大有“出貓”意圖。老師沒好氣地說:“你們這些學生考你們的試就是了,管哪個老師監考幹嗎?”

“心理準備嘛。”

“你們要是喜歡哪個老師監考,只能說明那個老師不負責任。”

“怎麽會呢。我們就挺喜歡您監考的。”王笑天故意嘻皮笑臉道,說得政治老師噎了口氣。

“好好復習吧,數理化復習累了,休息時就背背政治。”老師說。

“是。剛才物理老師還說背累了政治、語文、英語,做做物理卷子當作休息呢?”林曉旭道。

“敢情我們一直沒用功,都在rest啦!”劉夏道,“老師這麽關心我們啊!”

一下子,同學們全“休息”上了。

余發開始行動了:“蕭遙,借你的筆記給我復印。”

他知道,班上的積極分子們在考前總會理出一張“大綱”。向大方的同學借來復印就行了。

復印機是誰發明的?余發真想謝謝他。有了這家夥,省去了多少抄筆記的時間,可惜作業不能交復印件!每逢大考小考,余發都得在復印機前泡上幾小時,先是原版復印,再縮小復印到巴掌那麽大,考試時,也好搞點小動作。

到了緊急關頭,大家都會去復印資料和筆記,不一定全是想偷懶,更想節約時間。科技時代,學生不能是門外漢,這是否也是高科技帶給學生的一種福利?

一時間,學習氣氛大增。到處可見捧書的學生;到處可聽到瑯瑯的讀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