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課室銘》風波(第4/6頁)

“余發你出去一下,我想和你父親單獨談談。”江老師皺皺眉,對余發說。

余發退出了屋,從窗口往裏瞄了一下。看得見,聽不著。這個老師太多事了。家訪什麽呀,又不是小學生,都高中生了。還家訪!他會和老豆說些什麽呢?

男生帶女老師是ok的

蘭老師提著一籃子菜從市場出來,左手提累了就換右手。繼而再換回左手。

蘭老師高中畢業後就教初中,她缺一張“砂紙”,在學校裏總像矮人半截似的。為此,她唯有下苦功夫。教出尖子生。教出模範班,才能在同事心目中有一席之地。在二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她還真培養了不少優秀生,最得意的是一屆,也就是陳明那一班,不僅升學率最高,而且不少上了九中。

“蘭老師。”蘭老師聽到叫聲,回過頭,是余發,踩著輛“小綿羊”。

“蘭老師,你好!”

“好,好。余發又高了,陳明他們好嗎?”

“陳明他行,還是第一。”

蘭老師欣慰地笑了。

“余發。你可要向陳明好好學習啊,不要貪玩。”

“哦,”蘭老師像想起來什麽重要的事一樣叫了一聲,“陳明還像過去一樣不吃早餐嗎?”

“嗯?”余發沒料到蘭老師會這麽問,不知怎麽回答。

陳明是蘭老師的高足。作為老師,無不希望自己的學生成名成家,蘭老師更是如此。她認為即使培養出一百個不錯的學生也不如培養一個出類拔革的人物更能顯示教師的價值。這是她的教育理論。所以她特別看好陳明,也難怪她偏心了。對陳明的關心不僅在學習上,在生活上也是無微不至。陳明有不吃早餐的習慣,蘭老師天天檢查,天天督促,簡直就像媽媽。而陳明卻沒有感動。就像流行歌曲中唱的:“我為你付出了這麽多,你卻沒有感動過。”

“余發,你回去也提醒陳明,一定要吃早餐,吃早餐等於進補。”

“嗯。”余發點頭,心裏卻不快。本來嘛,大家見面談談彼此的事。怎麽老談陳明呀。

不過。余發知道蘭老師是個好人。蘭老師原先沒少罵他,他也常頂嘴。可是她照樣希望自己能上高中。可老師就是太偏心了。不是嗎,一見面,誰也不問,就問陳明。唉,都過去了。蘭老師真的還是很好的。

余發注意到老師的那籃子菜,不由分說地接過放在車後:“老師,我載你回去吧。”

老師有些客氣:“不用,沒幾步路,一會兒就到。”

“老師,如果我們倆性別調過來,你的猶豫還是有道理的,現在猶豫是沒必要的。”

“嗯?”

“如果我是一個女學生。你是男老師,我帶你就有些說不清了,而男生帶女老師是ok的。老師,上車吧!”

蘭老師忍不住大笑起來。余發就是笑料多。蘭老師上了車。定定地望著余發的脊背,心裏頓生一種內疚!余發這孩子雖然皮了點。但心眼還是很好的。可自己,對他幾乎是只有批評沒有表揚。畢業後,倒是這個余發,嘴巴特別甜,老遠都會跟她招呼,還到她家去玩過。而陳明卻一次也沒見到……“你回來幹什麽?”老豆吼道。

余發沒說話,他知道每次家訪過後,老豆都這樣,像誰欠了他錢似的。久而久之,余發也習以為常了.心理準備非常充分。像這會兒,他就不能硬,硬了,老豆會一巴掌摔過來;也不能軟。不能吞吞吐吐,不能讓老豆覺得他“做賊心虛”。他得要點小“無賴”。

“回來睡覺。”余發回答。

“睡你的鬼人頭。死衰仔,你這個樣子,看你以後怎麽辦?”

余發沒說話。

“沒鬼用!沒出息!你看陳叔的仔,多本事,多爭光,你呢?將來只配和我一樣做生意!”

“做生意有什麽不好。”余發嘟噥了一句。

“你……”老豆一時找不到詞。就惡狠狼地說,“你……你睡你的死豬覺去吧!”

余發縮縮脖了,進屋了。

雷震子的崇拜者

江老師此時感想頗多。特區少年,尤其當地孩子的教育問題是一個新課題。

江老師想起他在西安時。曾在《參考消息》上看到一則短訊:深圳本地學生厭學現象嚴重。報上分析了幾點,其中一點就是當地人生活過於富裕,而上層建築沒跟上,物質與文化脫了節。致使孩子安於現狀、懶於學習。余發身上就明顯地表露出這一點,這不能不說與家庭環境有根大關系。他想起當年下鄉的情景,雖然物質生活極其貧困。但他們對知識的探求,對人生的向往,對理想的追尋,卻堅韌不拔。他們的行為舉止是現在一些只知自傷自憐,只知高喊“理解”“苦悶”.只知對物質無止境地追求的青少年根本無法理解的。在這些孩子眼裏他們也許相當於“堂吉坷德”。三毛曾說過,中國二三十年後可能會發生比“文化大革命”更不堪設想的事,那就是一代人的精神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