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21(第3/4頁)

[11]電影《獨行俠》中的人物,是一位印第安殺手,拯救了主角獨行俠約翰之後,兩人一同懲惡揚善。

[12]理查德·亨利·托尼(Richard Henry Tawney,1880—1962),英國著名經濟學家、歷史學家、社會批評家、教育家。曾先後任教於格拉斯哥大學、牛津大學,並擔任倫敦大學經濟史教授。其代表作有《16世紀的土地問題》《宗教與資本主義的興起》等。

[13]約瑟夫·麥卡錫(Joseph McCarthy,1908—1957)),美國共和黨參議員,在1947—1957年代表威斯康星州於參議院任職。從1950年開始,麥卡錫推行極端反共、排外的麥卡錫主義,因而遭到非議。

[14]多麗絲·黛(Doris Day,1922—),美國歌手、演員,美國歷來最受歡迎的女歌手之一,以鄰家女孩的燦爛笑容征服了影迷,有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票房皇後”之稱。

[15]洛克·赫德森(Rock Hudson,1925—1985),20世紀五六十年代好萊塢最紅的銀幕小生、大眾情人,雖然扮演的多是粗獷硬朗的異性戀男子形象,但在現實生活中是不折不扣的同性戀者。

[16]弗雷德·阿斯泰爾(Fred Astaire,1899—1987),美國著名電影演員、舞蹈家、舞台劇演員、編舞、歌手。他在舞台與大銀幕上的演出生涯長達七十六年。

[17]克利夫蘭交響樂團(The Cleveland Orchestra),美國主要交響樂團之一,1918年在克利夫蘭音樂藝術協會的援助下創立。

[18]黛麗拉,英文為Delilah,有“妖婦,引誘男人的女人”之意。

[19]艾娃·加德納(Ava Gardner,1922—1990),美國女演員,代表作有《赤足天使》《巫山風雨夜》等。

[20]安娜貝爾·李(Annabel Lee),愛倫·坡一首悼念早逝愛人的詩中的人物,被認為是以其妻弗吉尼亞·克萊姆為原型。

[21]瑪戈·芳婷(Margot Fonteyn,1919—1991),英國著名的芭蕾舞者。

[22]嬉皮士聚居地,往往遠離市區,成員們自給自足,追求簡單自然的生活。

[23]自由大道(The Freedom Trail),是一條從波士頓公園到查爾斯頓之間的由紅磚鋪成的三公裏多長的街道。

[24]老鐵甲(Old Ironsides),指1812年美英戰爭中建奇功的美國“憲法號”軍艦。

[25]哈佛廣場(Harvard Square),並非一般意義上的有開闊場地的廣場,而是地鐵站附近的一個三角形區域,對哈佛學生來說相當於一個商業中心。

[26]庫普商店(The Coop),是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合作社的綽號,主要提供圖書、紀念品和宿舍用品等為學校服務的商品,只有隸屬於兩個學校的人員才有資格加入會員。

[27]聖約之子會(B'nai B'rith),1843年創建於紐約,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猶太人服務組織。

[28]阿爾比派(Albigensians),中世紀西歐反對正統基督教的一個派別,是純潔派(Cathari)的一支,因12,13世紀流行於法國南部圖盧茲的阿爾比城而得名,14世紀逐漸消亡。

[29]指1967年到1970年間,發生在尼日利亞東南部城市比夫拉的慘烈內戰,以及發生於1967年底的“底特律大騷亂”。

[30]米達斯(Midas),希臘神話中的人物,能點石成金。

[31]卡諾薩覲見,是教權與世俗王權之間發生的一場不流血的鬥爭:11世紀時,格利戈裏七世進行教會改革,禁止世俗授職,結果德皇亨利四世拒絕這一做法,於是格利戈裏宣布開除亨利教籍,廢黜他的皇位。亨利別無他法,1077年1月,他在寒冬越過阿爾卑斯山,到意大利北部的卡諾薩,身披罪衣,赤足立於雪地之中,請求教皇寬恕。此即為聞名於世的卡諾薩覲見。

[32]原文slanty-eyed,是歐美國家對遠東地區人(華人、日本人、越南人、韓國人等)的蔑稱。

[33]麥迪遜大道(Madison Avenue),美國許多廣告公司的總部都集中在這條街上,因此,這條街逐漸成為美國廣告業的代名詞。

[34]巴黎保衛戰(Siege of Paris),公元885年11月24日拂曉,大批丹麥維京人在夏天搶劫了魯昂之後,乘船直入巴黎,企圖一舉攻下法國首都。法國軍民開始了歷史上著名的巴黎保衛戰。

[35]原文SDS,全稱Students for a Democratic Society,是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美國組織,由百名學生開始迅速發展壯大,自稱“新左派”組織。“新左派”的政治綱領是希望政治和經濟領域的政策能讓人民決策。

[36]指搖滾女歌手詹妮斯·喬普林(Janis Joplin),曾被《滾石》評為“史上最偉大的50名搖滾音樂家”之一。

[37]原文Superbreath,原本形容超級英雄呼出比常人力量大許多倍的氣流的一種技能,此處是這位超級英雄的名字。

[38]《卡利加裏博士》(Dr. Caligari)是由羅伯特·威恩執導的驚悚片,影片通過一個精神病患者夢魘般的回憶,敘述了身兼心理學博士和殺人狂雙重身份的卡裏加裏的生活,是德國表現主義電影的裏程碑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