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只為你如花美眷,忍顧她似水流年

——《鶯鶯傳》的故事

有一個問題,一個女人,如果一輩子都沒有碰到過一個讓他心動的男人,你說這個女人幸不幸福?

我想,大多數女人的答案肯定會覺得那是不幸福的。

但反過來,如果一個女人,碰到了一個讓他心動的男人,你說這個女人會不會幸福?

按道理,當然是會幸福的,人生的意義,愛情的意義就在於此嘛!

但我覺得,答案還真難說。就像那個有名的崔鶯鶯,應該說她是碰到了那個讓她心動的男人,張珙,張君瑞,但她們的結局到底是一出“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喜劇呢?還是一出“始亂終棄”的悲劇呢?

大概有人聽了我這個問題會覺得奇怪,說你沒看過《西廂記》啊?你不知道那《西廂記》最後一句台詞兒是“願普天下有情的人都成了眷屬”,那就是說張生與崔鶯鶯有情人終成眷屬了嘛?你怎麽又說他們最後走向悲劇了呢?

事實上,《西廂記》這出戲的影響太大了,它基本上確立了中國古代“才子佳人”戲的典型情愛模式。尤其是最後的那句“願普天下有情的人都成了眷屬”,大概是我們中國人最具東方色彩的愛情宣言了!這個美麗的愛情宣言毫無疑問應該來自於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但這個美麗愛情故事的背後卻有著不為人知的悲劇性一面。

這就要說到《西廂記》這出戲的故事祖本,唐代元稹所作的傳奇《鶯鶯傳》的故事。

《鶯鶯傳》,元稹在唐代寫這部傳奇的時候,原名就叫《傳奇》,但因為元稹在其中寫了一首“會真詩”,所以又把它叫作《會真記》。

《鶯鶯傳》這個名字的意思我們理解,那就是為崔鶯鶯作的一個傳,那《會真記》這個名字又是什麽意思呢?

據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考證,在唐代的語言使用環境中,“真”或“仙”不僅指女子美貌,而且語含輕佻,甚至“多用作妖艷婦人,或風流放誕之女道士之代稱,亦竟有以之目倡妓者”。而“會真遇仙或遊仙之謂也。”也就是說,“會真”這個詞,內在的情感意義是有著那麽點輕浮、輕佻,甚至是輕薄的意思的,“會真記”就是對男主人公一次艷遇的記錄而已。而男主人公所會的這個“真”,毫無疑問,就是崔鶯鶯。

所以在《鶯鶯傳》的最後,那個曾經讓崔鶯鶯心動過的男人——張珙張君瑞就有一段著名的評論說:

“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於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貴,乘寵嬌,不為雲,不為雨,為蛟為螭,吾不知其所變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據百萬之國,其勢甚厚。然而一女子敗之,潰其眾,屠其身,至今為天下僇笑。予之德不足以勝妖孽,是用忍情。”

這段話的意思不過是老調重談,說女色誤國,說夏、商、周都毀在妹喜、褒姒和妲己的手裏。但張珙又引申了一下,說女色在大處是誤國,在小處則是要耽誤男人的一生,尤其是漂亮女人,既是尤物,又是妖孽。像崔鶯鶯這樣的美色,我張珙張君瑞,差點兒就被她迷惑以致誤入歧途,幸好我是克制住了,所以達到了“忍情”的境界。這段話,在張珙看來,或者說在元稹看來,是段沾沾自喜的話,是面對其他男人時的一段自我誇耀,但在我看來,我相信也是在大多數現代人看來,這簡直就是段屁話,就是段毫不知羞恥的汙蔑。

請原諒我說臟話,因為每次讀到這段話都很來火。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張珙他評論崔鶯鶯這段話的初衷實在見不得人。

他當時是在長安和他的一些男性同僚說這番話的,說這番話的原因是他剛剛收到崔鶯鶯寄來的信,崔鶯鶯為什麽會寄信來呢?是因為這個張生在京城寂寞,買了“花勝一合,口脂五寸”也就是一些胭脂水粉托人給鶯鶯捎去,鶯鶯收到後寄來這封信,隨信寄給張生玉環一枚,鶯鶯信裏說“玉取其堅潤不渝,環取其終始不絕”,按道理這兩個人你送我還,情意綿綿,正是情愛中男女的正常表現,這個張珙張君瑞怎麽又會說詆毀崔鶯鶯的話呢?

這就要揭示這個男人心態的可悲、可恨之處了。

是因為這次要來京城之前,他曾與崔鶯鶯相聚了一個月,臨走前,傳奇裏說“當去之夕,不復自言其情,愁嘆於崔氏之側。崔已陰知將訣矣,恭貌怡聲,徐謂張曰:始亂之,終棄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就是說張生臨別之前,整天愁眉不展,長籲短嘆,一般人自然以為他不過是傷離別而已,但崔鶯鶯已經看出來兩個人的感情大概要到了盡頭,張生這一走,恐怕再見到也不易,更別提等著他回來娶自己了。於是她幽怨地說張生“始亂之,終棄之,固其宜矣!”就是你這種男人對女人終將會始亂終棄,這也不是什麽稀奇的事兒。說完之後,鶯鶯彈了一首悲苦的琴曲,彈了一半,鶯鶯是悲傷落淚,然後棄琴而去,再不與張生相見。這就是兩個人最後的一次離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