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思文(7)(第4/4頁)

別說張湯了,就算是說著‘怪力亂神’的孔夫子一樣信這些東西!孔夫子說的本來就不是表面的意思,聯系整部《論語》就會發現,將其解釋為孔夫子不信怪力亂神那些東西是很片面的。

彩票、重修長安,還有錢幣,雖然改革錢幣的事並不由陳嫣而起,但陳嫣加入之後也提出了很多很有用的建議,比如說先造勢把鑄幣權轉回中央什麽的——當然,這件事做的並不順利,最終只是將五銖錢、金幣的鑄造全留在了朝廷,其他人還是可以鑄幣,只是這兩種朝廷推出的貨幣不準鑄了!

這個話當然不只是說說的,還要配套一些措施,比如監管到位,確定民間沒有盜鑄。又比如要小心有人私下收購五銖錢,然後出三銖錢什麽的。

這些並不能用單純的一紙文書做到,得和地方上的力量達成一致,進行一些利益交換。若是不和地方實權派達成默契,就算是下了詔書規定了這件事,最後也是陽奉陰違,什麽用都沒有。而如果達成了默契,那一紙空文也不必了,想得到的自然能得到。

而和地方的周旋,陳嫣也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她的商業活動遍布地方,和這些地方實權派推拉簡直成了一種習慣,這麽多年下來,這也算是寶貴經驗了。這種事該怎麽做,她算的上是專家!

回長安還沒多久,卻已經做了這麽多事。而前些時間天子忽然告訴他們這些人,陳嫣又要做一件事了,這大概是要改變天下很大一部分人吃什麽的事…張湯簡直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

這個女人難道就沒有歇息的時候,總有這麽多想法嗎?

面對這樣永遠有靈感的人,張湯這樣的‘天才’也不免感嘆上天不公——張湯當然是天才,可不是誰小小年紀就知道審老鼠,而且還做的有模有樣的!他很少有羨慕別人天賦的時候。雖然他從沒明說過,但他看大多數人的時候都是用看‘庸才’的心態。

還好,張湯也不算是自怨自艾的人,不然的話很有可能適應不了這突然的心態變化。他對陳嫣的觀感只是因此變得非常復雜了而已——他有的時候都弄不清楚自己的想法了,到底是希望世界上有陳嫣這麽個人,還是希望她從未存在過。

張湯這些近臣自然是有特權的,劉徹向他們透風之後也請他們吃了一些面食。對於這件事,張湯等人算是有譜了。

但是心裏知道這是怎麽回事,和真正見證這件事完成還是不同的。

特別是看到巨大的水力機器開動,大型磨坊的效率極高,一袋袋面粉被生產出來的時候,這種感覺尤其深。

不只是為了面粉,也為了水力機器…對於他們來說,大型器械了解的最多的估計就是一些戰略級別的軍械,但這和生產帶給人的感覺還是不同,這是一種截然不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