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思文(7)(第2/4頁)

現在重修長安還沒有完成,但並不妨礙眾人設想這項工作完成之後各個參與其中的官吏能獲得怎樣的好處。

現在,陳嫣已經證明了她的能力了,證明了跟著她是有肉吃的,接下來的事情就變得非常簡單了。

漢朝人還沒有受過太多約束,思想上面其實是很開放的。或許一開始依舊有人對她女子的身份有偏見,由此不認可她的成就,更不願意沾上她的項目。但這是個講究‘實力’的世界,陳嫣的‘成果’就擺在那裏,不會因為某些人的不認可就消減分毫。

或許有的人不認可她,這沒關系,她的實力會讓他們就算不認可她,也只能接受她的存在。

少府這邊不少人極力配合、爭相表現就是一個明證了,大家已經相信,陳嫣的項目至少是極有可能獲得成功的。既然如此,誰要和自己的前途過不去呢?

少府收購麥子的事情做的很順利…其實真的說起來,收購麥子這件事並不是陳嫣提出的,而是劉徹。陳嫣對收購麥子沒有什麽興趣,她拿出‘面粉’這麽個東西,本就不是為了賺這個錢!相比起面粉普及開的利益,這種類似搶先囤貨的一錘子買賣能掙多少錢呢?

但劉徹直接讓少府先囤一批麥子了,她也沒有多說。

這樣也好,國家想要推行面粉,首先得有個‘示範’吧。先由朝廷源源不斷地生產面粉,再推廣開。總比空口白牙告訴大家這是怎麽回事,讓大家照做來的有吸引力。

而且囤貨這種事麽,朝廷做總比私人做講究分寸一些。到時候面粉一火,商賈們肯定會利用信息差去地方上收麥子,一時之間面粉價格估計要上天了。一開始面粉肯定是單純的有錢人家的食物,陳嫣也不是因為這個多想,只是這錢給商賈賺,還是給朝廷賺,兩者也不存在誰比誰高貴。

朝廷做了,連和貧苦百姓爭利都算不上呢!

相比之下,陳嫣顯然更重視磨坊的修建!

她很小的時候就考慮過‘面粉’的事情了,當她意識到漢代的人吃麥飯都是連著麥殼一起吃的,這個時候根本沒有面粉,她就考慮弄面粉了。只不過因為這件事影響太大了,幾乎要改變糧食作物格局!對於一個農業國來說,說這是關乎‘國本’也不為過!

如果不在一開始就做好萬全準備,是絕不能輕動的!她當然知道這種糧食作物格局變動是好事,但凡是變革就會有‘陣痛’。如果可以的話,她總是希望陣痛能小一些的。

‘為了更美好的明天,犧牲當下也是很有必要的’,這話沒錯,但生活在其中的人是很難心平氣和地說出這樣的話的。這個時代普通人的生活已經夠辛苦了,不到無法選擇,陳嫣肯定會盡量周全的。

小時候的陳嫣也偷偷弄過面粉,讓人用磨子磨面粉。通過這種辦法,她得到了細細的面粉,這個時候其實已經有石磨了,所以事情很簡單就能完成。只是石磨的加工效率,以及加工難度卻讓陳嫣非常意外!

投入不少的人力物力才能得到面粉,這樣即使麥子本身成本低,面粉的成本也不會低了。

陳嫣這個時候才明白一件事,即使是在古代有面粉的時代,無論東西方,大多數人吃的面粉也是那種很粗糙的面粉。這種面粉顆粒很大,用來做食物也遠遠比不過細面粉的口感。

她忘記在那一部小說裏看過了,一個小說人物給另一個大人物送禮,禮物就是磨過好幾遍的麥子。這樣弄出來的面粉非常細,按照小說人物的說法,這種面粉給國王享用也可以了。

這從側面說明,普通人吃的面粉可能也就磨個一兩遍——當時她看到這個情節其實是不太理解的,因為現代人吃的面粉都是機器磨的,不同的小麥品種,還有品牌什麽的,決定了面粉的價格,但無論什麽價格,面粉都是一樣細。對於現代人來說,已經失去這方面的概念了。

故事發生的世間是外國近代…外國近代尚且如此,公元前的世界就更不用提了。

陳嫣原本對此毫無概念,只以為有石磨就可以了。等到真的用上了石磨,卻是只剩下苦笑了。

這個時候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流水力量的‘磨坊’,利用水力的話,成本應該能下來,只是開始的投資會多一些。但考慮到這可是占比很大的一種糧食,這就是值得的了。

不過用磨坊這種事也不是那麽簡單的呢,至少陳嫣真不知道磨坊是個什麽樣。她手下倒是有利用水力工作的作坊,所以在這方面積累了一些技術,但也不存在直接套用的可能。

研究研究應該能比較快拿出一個能用的方案,但想要一個足夠優秀,優秀到讓陳嫣滿意的方案,這就很難了。

還好,這件事有一個捷徑可走——這個時候的西方世界已經用面粉烤面包做主食很多年了,磨坊在西方世界早就成了司空見慣的事情,差不多的時候西方甚至有能建成規模非常大的水力磨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