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伐檀(3)(第4/4頁)

災荒是普通人眼裏天塌了一樣的可怕事情,可對於地主豪強,這就是低價買進土地和奴仆的大好機會!

但是,這些地主豪強是很精於計算的,他們只會要壯年男女!至於老人和孩子,這是他們拒絕的。這也是為什麽很多賑災行動一開始的時候他們動也不動,他們就是在等,等災荒拖垮身體比較弱的孩子和老人,等到最後只剩下青壯年的男女!

陳嫣這邊就不一樣了,來的人是一家人,不會挑揀出老人孩子什麽的。

這些遭災的老百姓心中也有一本賬,雖然去到島上讓人很擔憂,但如果有機會的話,誰願意放棄自己的家人呢?

另外,如閩越、南越這些地區,老百姓日子普遍過的不如大漢,對於移居海外也沒有太大的心理障礙,也可以盡量吸引這些人過來。不過要控制好人口數量,如果這些人本來就是說的漢語,穿的漢服也就算了,到時候直接劃撥到漢人一塊兒。如果不是這種,就得小心處理(閩越、南越之地秦代本就移居了很多中原人,受中原文明影響也很深)。

一點一點地轉移人口,鼓勵上島的漢人生育,凡是和漢人通婚生下的孩子全部歸為漢人。陳嫣相信,是能夠建設出一個海外漢家的。

不過這需要錢,需要的不是一點兒一點兒的錢!甚至不能只靠她來供血…得看蓬萊島自己的!她供的了一時,還供的了一世嗎?

蓬萊島的甘蔗種植園可以做大做強,如果真的做得好的話,陳嫣就只需要進行前期投資就行了。後面所需要的資金,完全可以由蓬萊島自給自足啊!

不過這麽想的話,陳嫣就真的要成立武裝了,至少得維護蓬萊島本身的治安。另外,蓬萊島發展起來後也得有行政班子了,提供管理服務的同時向百姓征稅。

陳嫣忍不住捂臉:“唔…這不就是在建國嗎?”

想到這個,陳嫣自己都覺得心驚肉跳,但在心驚肉跳外又有一種期待,連她自己都不明白這種期待意味著什麽。

因為不明白,所以她只能盡快將雜念掃掉,轉而去想怎麽完成蓬萊島的最初建設。對著計劃書撓頭,自言自語道:“錢,果然還是錢呐!有錢就都不是問題了。”

旁邊的婢女有些好奇:“翁主缺錢麽?”

若是陳嫣說自己缺錢,那就真是天底下數一數二的笑話了,然而事實就是如此。事實上,世上越有錢的人往往也就越缺錢,因為他們花錢的地方也就越多。按照大家樸素的觀點來看,皇帝富有四海,應該是最有錢的人了吧?可是歷數歷代皇帝,有幾個人沒有受過缺錢的困擾呢?

國庫的錢就沒有夠的時候!

就算是當今天子,現在看著有錢、真有錢!再等些年看,窮的能天天和大臣聚在一起搞錢,甚至弄出了白鹿幣這樣的玩意兒……

陳嫣撇了撇嘴,“好有意思的問話,缺錢麽?這天下難道有誰的錢是夠用的?”

別看陳嫣有錢,隨便一件首飾也是寶貝。然而這些東西的價值終究有限,和陳嫣要做的那些‘大事’所需花費相比,杯水車薪都算不上!

“罷了,過日子不容易,一年算一年的賬罷!日後事日後憂…”

這話引得婢女們小聲笑了起來——這樣的話向來是一些生活不易的大丈夫或者婦人才有的感慨,比照陳嫣的年紀與順風順水,頗有一種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