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第2/4頁)

“之後搖身一變,一臉正氣地號稱自己也是受害者,被季叔叔蒙騙著根本沒簽勞動合同,也被拖欠了工資,一下子拉近了和那些不明真相的員工的距離,和他們站在一起,打入對方內部,接著慫恿員工這時候發了難,到處宣揚季欣藥業已經快要破產,工資絕對發不出了,搞得人心惶惶,不少不理智的員工甚至開始搬走公司裏的器具設備抵工資,還有些人受了指示在研發區域內打砸制造混亂,然後這幾個高管趁著混亂把此前自己采購的二手設備全部找人一塊打砸了,以至於根本不可能再鑒定。”

“後面的事你想必從電視台上也看到過,員工拉橫幅鬧事罷工。”

“可這些員工為什麽這麽不理智?不能聽聽企業的解釋嗎?”

“他們不是不理智,帶頭鬧事的那些反而都是特別理智,這些帶頭鬧事的員工,都是這幾名高管的直系,這幾個高管又掏了錢,花錢買通了不少員工,這才把事情徹底鬧大了,這些員工收了錢就天天煽動情緒,最後搞得連想繼續幹活的人在這個環境裏都沒法幹了,研發基地甚至被蓄意破壞了,弄得季叔叔焦頭爛額,而也是這個時候,本來有幾款新藥已經到了臨床試驗的關鍵時間,因為這個事,導致臨床試驗進度拖後,以至於本來已經談妥的投資最終黃了,而幾個國外的投資機構覺得季欣藥業勞資糾紛風險過高,也更為謹慎地保持了觀望態度,準備等這個風波過去後再進行投資。”

“可誰能想到季欣藥業最終沒能挺過這個風波呢?”容盛自嘲地笑笑,“季叔叔確實決策失敗攤子鋪太大導致現金流緊張是事實,但如果這幾個高管沒有發難找事,事情也不會進行到這一步,而且後來的事你知道嗎?他們做的這麽狠這麽下作,原來是因為早就有了二心,季欣藥業剛一出了事,事情還有挽回的余地之時,這幾個高管就站出來指責,號稱季欣藥業此前獲批過審的藥物其實在臨床試驗結果上造假了,其實這些藥物不僅沒有作用,長期使用甚至是負效果,他們作為高管,實在是看不下去季欣這種欺騙病人的做法,才最終站出來揭露,並且號稱將離開季欣藥業,團隊出走,在外面自立門戶。”

“你的意思是……”白端端這下終於全明白了,“這五個高管其實本來就想自立門戶,並且一直在薅季欣的羊毛,用二手設備套現,最終還要落井下石,把季欣藥業打入谷底的時候還要站在企業的殘骸上滋養自己?”

“季欣藥業的事鬧得沸沸揚揚,賺足了多大的注意力?這幾個高管這時候還想著吃人血饅頭,以這種攻擊性的方式造了季欣藥業的謠,反正當時季欣藥業那個水深火熱的情況,季叔叔根本分不出時間和精力來起訴他們的誹謗,而他們呢,卻順帶以這個方式還給自己的新公司做了一波宣傳,果不其然,他們在這波‘義正言辭’的指責後獲得了一小筆風投,創業倒是小上正軌,可季叔叔卻因為他們的惡意和暗中操作,被一步步推進了深淵。”

容盛看了白端端一眼:“他們五個高管,對季欣藥業內部的情況非常了解,外人不清楚實情,很容易就相信這些高管所謂的‘內幕信息’,他們一站出來指責季欣藥業,又是這種內外交困的時候,季叔叔根本百口莫辯。”

……

不論從邏輯還是細節的完整性來說,都是容盛的版本更可信一點,更何況他並非這件事中任何一方的利益相關方,不存在需要粉飾和造假的目的,理智告訴白端端,他說的都是真的,然而感情上,對於這件事裏林暉的角色,她還是很難接受,何況有些細節,她還是難以理解。

“但林暉是一個律師,他畢竟不像這幾個高管一樣是最終的受益人,他不可能冒風險直接告訴對方去銷毀書面合同,再去趁機制造混亂騷動銷毀二手設備的證據,甚至出謀劃策煽動員工鬧事,他一直對職業風險把控的很嚴,不太可能做這種事。”

“是,他確實沒做,但他一直很清楚自己的當事人在做什麽,雖然沒有明確告訴那幾個高管該如何處理,但他在了解對方要幹什麽的時候,還是明確給出了這樣的建議,一步步指點他們怎麽做,而據季臨後來調查所知,煽動員工鬧事,激發員工的不安傳播惶恐,最終導致那一千多個員工一起集體維權的,正是林暉。”

容盛笑笑:“何況他怎麽沒有相關利益?一千個員工的集體維權,他做的,你算算這個標的額,而除了錢以外,這個案子,可是林暉一戰成名的分水嶺啊,以前林暉是誰,在律政圈裏,可是真的名不見經傳,可季欣這個案子後,林暉才成了後期新秀,才二十多,年少有為。”容盛嘲諷道,“這案子多出名啊,高管想著分一杯羹順勢宣傳一下自己的新公司,我們林大律師也想著靠這案子的影響力打響自己職場生涯的第一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