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番外(後續那些事兒)(第2/2頁)

不過這些就跟魏時沒什麽關系了,太師,顧名思義那是皇上的老師,而非是太子的,更不是皇孫們的。

不過,他也不夠格能夠成為皇上的老師,兩個人算是君臣加朋友吧,在朝堂之上是君臣,但是私底下卻一直以朋友相處,魏時的很多想法在私底下都會同皇上交流。

在皇上還是太子的時候,就曾經提出過出海的想法,爾後,這也成為現實了。

而在皇上登基了之後,魏時也確確實實有用自己的想法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位大靖朝的君主,比如女子書院,再比如鼓勵手工業的發展,再比如兵器研究學的建立……

這一對君臣,莫說是在整個大靖朝的歷史上了,就是往前翻一翻上下幾千年的歷史,都找不出來有同樣的。

就連退休那也是前後腳的事兒,魏時在六十五歲致仕,做了整整十三年的首輔,同樣也是在這一年,已經六十五歲的莊帝退位,成為大靖朝的第一位太上皇。

無論如何,這兩位同歲的君臣,同時退休這事兒都值得在史書上記一筆,哪怕是孿生兄弟,可能都到不了這份上。

不過退休之後,兩個人的選擇可就不一樣了,魏時選擇帶著夫人雲遊四海,忙碌了大半輩子,好不容易才有時間歇一歇,趁著身子骨還算好,想著四處逛逛,領略祖國的大好山河。

已經退了位的太上皇,則是選擇繼續為大靖朝發光發熱,直接跑到了出海遠航的第一線。

是的,此時距離大靖朝第一次出海已經過去四十一年了,因出海得以封爵的航海伯都已經致仕了,當年主推這個事情的太子,如今的太上皇,才終於有機會出海。

一生活得都小心而謹慎,幾乎沒有出過什麽差錯的靖莊帝,也是在做了太上皇之後,才有了任性的權利。

魏時則是寄情於山水,一直到六十七歲,才安穩下來,同夫人一塊去給女兒幫忙了。

江南府,自古以來,才子輩出,人傑地靈,新建在江南府的女子書院,魏寧便是院長,為了這事兒,沈如風都申請了外任,婦唱夫隨來了江南府。

魏時雖然沒有流傳於世的詩作,可畢竟也還是大靖朝唯一的大三元,文學功底不容置疑,名氣就更不用說了,除非是生活在偏遠之地的人,否則不可能沒有聽說過這位整整做了十三年首輔的一品大員。

他入女子書院教書,這個消息一傳出來,不光登上了京報,各大府報都有刊載。

劉楓同樣也是做了女子書院的先生,不過教的卻是箭術課,倘若再早個的十幾二十幾年,騎術課她照樣也可以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