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第4/4頁)

只要這頭一年能夠種成功,即便官府不宣傳,百姓也會想著種的。

所以這件皇上親自下了旨的事情上,魏時還真不算忙手忙腳,相反,處理的那叫一個遊刃有余。

名聲和資歷在這時候相當能夠派得上用場,魏時剛來平江府的時候,要想辦什麽事情,必須用利益把各方的人聯系到一塊去,但是現在就不需要那麽費腦筋了,有時候動動嘴皮子就能把事兒辦了。

當然,他不坑不騙,也沒做什麽害人的事兒,眾人對他自然不會有什麽抵觸心理。

如果說,平江府的發展蒸蒸日上,那魏府最大的生意,反倒是迎來了困境。

魏家大半的家底,可以說都是發條玩具的生意賺來的,這麽多年過去了,不光是賣遍了整個大靖朝,而且還曾經賣到外族人那裏。

魏時知道這生意是沒有辦法長長久久做下去的,發條玩具的核心就在於發條,頭些年之所以一直沒有被人仿制,就是因為發條不太好模仿。

但是這麽多年過去了,終於有人可以把發條仿制出來了,魏時不知道能夠仿制的人懂不懂這其中的原理,但是不管懂不懂,發條玩具都不再是一門獨家的生意了。

在有了競爭對手之後,發條玩具也開始進入到了降價階段,工藝上制作糙一些但是價格較為便宜的發條玩具,開始流入市場。

按理來說,這麽多年錢也賺夠了,魏家也還有龐的生意呢,就算是放棄賣發條玩具,也不過是丟了一座挖不完的金礦罷了,對於家底已經夠厚實的魏家而言,並非是什麽特別難以割舍的東西。

但發條玩具賣到今天,已經不再是魏家一家的事情了,光是工坊就開了十處,這時處工坊完全是用來做發條的,而剩下的外殼,全部都把外包出去給了別的工匠。

這條生意線養活了幾千名甚至上萬的匠人,猛不丁的還真不能撤出來。

魏時不想陪著人家去打價格戰,更不想好好的東西壓箱底兒,外族人那裏倒是可以賣過去一些,價格也足夠高,但是數量不能多了,物以稀為貴,一旦發條玩具的數量在外族人那裏泛濫了,就沒辦法賣那個價格了。

魏時索性又把當年的設計圖拿出來了,發條生意好的時候,他沒怎麽想過鐘表這事兒,如今也到了這東西派上用場的時候。

不過,不同於發條玩具,鐘表的利潤顯然要更多,魏家是吃不下去的。

魏時幹脆給遠在京城的太子寫了封信,邀他入夥,在信裏頭他就說了,這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太子也往裏邊投一些零花錢,兩邊四六分成,太子六,魏時四。

既然要扯著人家的大旗,那就不能吝嗇了,更何況魏家實在是已經不缺錢了,只是不想把這條生意線斷了。

還是跟以前一樣,最核心的部分交給名下的工坊來做,外面的樣式,則是外包出去,還是之前的那些人,原來的玩具鋪子直接改成鐘表鋪就行,甚至連以前在魏家這邊拿貨出去賣的商人,都不用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