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2/5頁)

夫人雖然沒說更多的話,但魏時此時也聯想到了月信,如果是月信的話,那倒是還好,並非是什麽急發的病症,好好養一養就是了。

但還是不放心的摸了摸夫人的脈搏。

流利,圓滑如同按滾珠一般,有一種在不斷回旋的感覺。

當年夫人確診懷上遠哥兒的時候,他曾經不止一次的探過夫人的脈搏,脈相如同現在這般。

用大夫的話來說,便是如盤走珠,若是男子的脈相如此,那說明氣血充實,多是年輕男子才能有的,但倘若是女子,那便是喜脈了。

從遠哥兒不到兩周歲的時候開始,夫人就開始盼著這個孩子了,他也是期盼了很多年的,但是時間真的過得太久太久了,又加上魏家這麽多例子放在前頭呢,子嗣艱難可不是說假的。

誰能想到呢,這一胎來得這麽突然,這麽的……不是時候。

他們趕了兩個月的路,而且在此之前,誰都不知道夫人懷孕了,早些年他們盼著要孩子的時候,大夫每個月都是要過來給夫人請平安脈的,可這麽多年已經過去了,他跟夫人都已經不抱希望了,自然這每個月都請平安脈的規矩也就沒了。

魏時心裏頭有些惴惴不安,還有些內疚和自責,早知道在臨行前,就該請大夫給夫人把把脈的,這事兒原本是可以避免的,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這個孩子能不能保得住,都只能是聽天由命。

劉楓起初還沒有覺得如何,可夫君自打把手搭在她的脈搏上,面色就變了,緊跟著眼淚就奪眶而出,滴在她的衣袖上。

劉楓另一只手摸向自己的肚子,心裏邊已經開始有不好的預感了。

“我該不會是懷上了吧?”

這孩子還能不能保得住。

魏時還記得當初夫人懷遠哥兒的時候,他曾經跟太醫討過幾個保胎的方子,只可惜他學醫不精,不知道現在這種情況用哪個方子更合適。

在大夫到來之前,可以先讓下人熬上,到時候再讓大夫判斷,用哪一種湯藥更好,這樣也可以減少時間的浪費,讓夫人更早的得到醫治。

希望肚子裏的孩子還可以撐得住。

魏時安排兒子去拿筆墨,又吩咐人先把從京城帶過來的藥材整理好,之後又讓趙嬤嬤把熬藥的瓦罐拿出來,炭火什麽的都準備好。

一系列手忙腳亂的操作之後,總算是等來了大夫。

“夫人體質好,這麽一番折騰,肚子裏的孩子並沒有流產,應當是見了點兒血,喝幾副保胎藥即可。”被人拉上馬車,一路都是顛著過來的老大夫,這會兒還是挺淡定的。

這夫人雖然是從外頭來的,並非是他們平江府土生土長的女子,可以跟他們平江府的女子一般,都有著一副好體魄,幾副安胎藥下去,孩子肯定能保得住,這對他來說並不算什麽難事,有經驗的很。

魏時把自己寫過的那幾張安胎方子拿過來。

“這都是之前跟人請教得來的安胎方子,我學藝不精,也不知道夫人用哪種更合適,您給瞧瞧,這些藥方都已經給熬上了,您覺得哪個更合適,就給夫人用哪種,要是都不對症的話,您再親自開方子。”

大夫是不能得罪的,魏時說話很是客氣。

能住在這個宅院裏頭,作為見多識廣的大夫,自然知道這位肯定就是新來的知府大人了,比上一任年輕多了,看得出來肯定是個世家公子,在世家裏頭那也得是年少有為的。

說話並不驕矜,也不自稱‘本官’,給人的感覺很是舒服。

至於這幾張藥方嘛。

“都是好方子,不過這裏邊的藥材確實是珍貴了些,若是已經熬上了的話,最對症的應當是這兩張了,您看著端一碗給貴夫人就行,只能選其中的一種,不能都端給貴夫人,藥效雖然不會沖撞,但是喝多了也沒用。”

這裏頭可有不少好藥材,品種上的,年份上的,說實在的,知府太太這樣的情況,普通的保胎藥即可,用這麽好的藥,未免有幾分浪費了。

大戶人家都這樣,尤其是世家子弟,底蘊深厚,不怕浪費,據說像這樣的官太太,每日都要食一盞頂金貴的血燕,山珍海味在人家這跟家常便飯沒什麽區別。

作為一個見過世面的大夫,他當然不會在這些事情上勸人,免得惹禍上身。

“還想請教您,夫人懷胎幾個月了,可能診得出來?”

既然能夠保住胎,就不免要關心別的問題了,不過魏時眼巴巴的在這等著,屋子裏有一個算一個,連遠哥兒都目不轉睛地瞧著老大夫。

“兩個多月吧,還不到三個月。”

好吧,也就是說在剛離開京城的時候,懷孕還不到一個月呢,就算是請了大夫過來診脈,那也是診不出來的。

多年夙願一朝成真,屋裏屋外都喜氣洋洋的,喝了保胎藥的劉楓,腹部的疼痛也慢慢止住了,又讓老大夫診了一回脈,這回是確認藥有效果了,胎也穩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