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二更(第3/3頁)

這話魏時是信的,因為在吃完一碗糙米粥之後,太子又讓人去盛了一碗。

說實在的,十八九歲正是能吃的時候,所以太子連吃了三碗糙米飯,也不能算是讓人特別驚訝的事兒,讓人驚訝的地方在於,太子可能真沒打算私底下下開小灶。

魏時捏了捏荷包裏的牛肉幹,不太確定是不是只有他一個人帶了吃食,或者是只有他一個人帶了耐存放的吃食。

雖說沒有‘見面分一半’的規矩,可是瞧著已經連吃了三碗糙米粥,好像還不覺飽的太子,魏時忍不住有些心軟。

和後面跟著的災民不一樣,人數太多了,魏時同情不過來,更沒辦法把自己帶過來的肉幹分出去,但太子只有一個,他給了太子,也照樣可以不給別人,除非這些人親自跑到他面前來討要。

半荷包的牛肉幹兒,魏時不確定,在太子吃之前是不是要有人先試毒,所以他也沒說讓太子現在就嘗嘗的事兒。

“從家裏帶來的炮制好的肉幹,餓的時候可以拿來墊墊肚子。”

糙米粥可不光是難吃的事兒,這東西沒多少油水,吃到肚子裏去不扛餓。

看起來風光霽月的魏大人,竟還有隨身攜帶肉幹的習慣,從家裏帶些吃食,也不算什麽,他也帶了,就是路上吃完了而已。

三元及第的狀元郎,如今看起來是越來越隨和了,先是大白話的布告,後來又有這半荷包的牛肉幹兒。

十九歲,不管是他這個做太子的,還是狀元郎,身上都有著普通年輕人都有的樣子。

“那孤就先謝謝魏大人了。”

是挺想吃一顆的嘗嘗,不過但凡是吃進他嘴巴裏的食物,都得先讓試菜的太監嘗嘗才行。

他剛剛喝過的那三碗糙米粥就是如此,在端到他這裏來之前,就已經被試過毒了,手裏的銀筷子不過是個擺設而已。

十一萬人的流民,後頭又開始慢慢墜起了小尾巴,就算是不給吃的,可跟在後頭最起碼不怕有土匪,更何況既然是朝廷選定的遷移之地,就必然是適宜容納災民的,總比像沒頭的蒼蠅一樣瞎轉要強。

除了不斷消耗的糧食之外,另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是生病。

糙米粥並不能讓所有人都吃飽,只能說是讓大家都活著,其中不光是油水少,提供的營養也少,這些災民一整年都沒能吃到什麽好東西了,甚至是一整年都沒能吃到過幾頓飽飯了,身體素質可想而知。

生病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人挨著人的往前走,有的還好幾個人共用一副碗筷,一個人得了病,旁邊的人就很容易被傳染。

太子跟大皇子帶過來的太醫,還有魏時這幾個官員從家裏請過來的大夫,都忙起來了,而且是越來越忙。

藥材也都拿出來不少,這跟肉幹不一樣,魏時沒有藏私,如果多一份藥材就能多救一條人命,那全都拿出來,他也是樂意之至的。

仗著自個兒身子骨好,魏時也跑到後邊看病診脈去了,他畢竟也是看過醫書,學過醫理的,對於一些普通的病症,也知道開什麽藥方好。

病人無疑會拖慢前行的速度,看病、診斷、熬藥,能做的就只有這些了,糧食拿不出來的情況下,藥材倒是還好,畢竟這東西都是分年份的,能夠儲存的時間也要比糧食更久,哪怕遇上接連兩年的旱災,影響也不大,所以從京城那邊帶過來不少藥材。

哪樣藥材缺了、少了,還可以直接去附近的藥鋪買,朝廷只是沒有多余的糧食了,並不是沒有銀錢,拿著銀票,哪裏會缺了藥材。

一路治病,一路往前走,有時候熬粥的時候還會放一些預防疾病的藥材進去,連後邊跟過來的沒有登記在冊的災民,也能分到點兒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