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一更(第3/3頁)

誰都知道白石景的文風偏華麗,不過,這次做主考官,個人風格倒沒那麽明顯,排出來的名次,還是跟眾人比較相符的。

作為太子的舅舅,哪怕明面上只是官升一品,可帶來的好處卻不止這些,能以從四品的官職做會試的主考官,可不就是沾了太子的光嗎。

因此他很清楚自己為什麽做這個主考官,太子要選什麽樣的人,他就以什麽樣的標準來選人。

太子更喜歡務實的官員,那他就要盡量克制住自己了,評卷的時候不能被自己的喜好所左右。

因此不管是會試,還是殿試,他選出來的頭名都是魏時。

當然了,殿試最終的名次,還是要交由聖上和太子裁決。

也算是緣分了,當初魏時的解元,就是他點的,他是那一年江佑府的主考官,會試又是他,這次殿試的評卷他也有參與。

接連三次,若魏時真得了三元,那跟他這個考官也是頗有淵源。

他們兩個人之間的淵源,不僅是在這幾次的考試上,他跟魏時的老師,還有大伯,可都是同一年的進士。

日後等魏時去了太子的東宮做屬官,也算是一個陣營的人了。

白石景現在還不知道,這位跟他頗有淵源的小輩兒,在皇上和太子那兒,已經是戶部的人了,等到殿試的成績一出來,旨意就跟著下來了。

九十六名貢生的文章,按照諸大臣評判出來的順序放好,呈遞到皇案之上。

皇帝這次是沒什麽仔細看的心思了,就只看了這頭一份,剩下的全拿給太子了。

沈舟的弟子,沈濤特意開口要的人,還曾經提出過記賬之法,在他這邊,還真是掛了號的人。

皇帝是覺得哪篇文章寫的都不夠好,太子呢,則是覺得哪篇文章寫的都挺好,所以原先這文章呈上去是什麽順序,最終定下來的就還是什麽順序,一點改動都未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