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科舉日常(8)(第2/6頁)

無論怎麽樣,段家也要記住這個恩情。

見段爺爺的態度一如既往地恭敬,甚至還比以前都要親熱,林先生心裏也十分舒服。

他的學生是沒有像是段青恩這樣有出息的,但之前他在學堂上學時,曾經有個同窗就是考中了童生,結果從那以後他父母就飄了起來,對著先生也沒有以前那般恭敬。

之後雖然那同窗人認真上進,先生也還是忍受不了他父母那趾高氣揚的態度,將人趕出了學堂。

林先生是很喜歡段青恩的,因此也有點擔心他家裏態度會變化,不過現在見了段爺爺的態度,他又覺得自己是杞人憂天了。

只看段家擺宴席也能想得到他,便該知道,段家不是那種起了東風便感覺自己長了翅膀的人。

人家對他好,他自然也要對人家客氣。

林先生對著段爺爺笑道:“青恩不在家嗎?”

“真是不巧,院子裏亂糟糟的,我們怕孩子們磕碰到什麽,就讓青恩帶著他三個弟弟一同出去了。”

段爺爺:“您是有什麽事嗎?要不我讓人出去找找去。”

“不用不用。”

林先生連忙攔住了要起身的林爺爺,“您轉告他一聲就行了,是這樣,我有個同窗,手上有個去縣學的名額,他想要舉薦青恩,所以我來問問你們家意見。”

“縣學?”

段爺爺雖然讀了書,但也基本沒有關注過外界的事,聽了個新名詞有點懵,“這是,這是讀書的地方嗎?”

“對,縣學是由知縣大人建起來的,一般縣裏有名望的人家都能舉薦,每過三年,就會有新的名額下發,一般都是為了像是青恩這樣,家不在縣裏,念書又用功不錯的學子。”

林先生耐心的跟段爺爺解釋了一下縣學具體是個什麽章程。

話說他們縣裏在幾十年前有一位縣令家境不錯,到了這個地方見四處破落連一個學堂都沒有,索性就用了自己的錢,建造了縣學。

之後他又招收了一些秀才舉人,正式開學。

一開始,進縣學的都是一些家境不錯的學生,後來有一次,縣裏一位窮人家孩子中了童生,想要繼續上進,卻苦於教導他的先生也只是一位童生,即使傾囊相授也不能讓他再進半步。

這位先生也不想耽誤了自己的弟子,於是求到了縣令那裏,問能不能讓他的學生也進去念書,念書的費用就記賬,然後慢慢還。

這位縣令本來就是個不差錢的,聽了之後於心不忍,索性就自掏腰包讓這個學生進學,還讓人制作了舉薦牌分散給縣學裏的先生們,讓他們舉薦一些念不起書卻很有天賦的學子來。

之後這位縣令得了個好名聲,很快就升官走了。

後來的縣令雖然沒那麽有錢,但也不可能前頭定下的規矩後面他來打破,索性就還是學費照樣收著,但有舉薦名額的人可以不花錢進縣學。

之後,舉薦名額就漸漸成了一些有名望的人獨有。

而他們也都只會舉薦一些有才名但家中卻條件一般的學生進縣學。

段青恩就十分符合這個舉薦條件。

林先生是仔仔細細認認真真的將縣學給說清楚了,怕段爺爺不答應,他又補充道:“青恩聰慧,我卻只是一個秀才,短期教導倒是還好,可若是他想要更進一步,還是進縣學為好。”

段爺爺也明白這個道理,只是比起前程,他更加擔憂孫子會受欺負,遲疑了幾秒,還是開了口:“先生你的意思我是明白的,可你方才說的,那縣學不靠著舉薦名額進去的讀書人,是否都是花了銀兩的?他們家中定然富庶,若是青恩去了,他年紀小,家中又無甚銀兩……”

潛在台詞,就是怕自己孫子會在學校被人欺負了。

林先生明白。

他雖然只有一個女兒,可這拳拳愛子之心他還是明白的,也就十分耐心的道:“縣學中如青恩這般的學子也有不少,就算是青恩年紀小,方才我同窗已去信,道他可以讓青恩與他的兒子一道住,兩人年歲差的不大,有人帶著,青恩在學校也熟悉些。”

“更何況他並不如其他七歲小童一般,是個頂頂聰明的,若是有什麽不妥,他也會提前看出來。”

這一點上林先生是十分自信的。

十歲以下,比他弟子還聰明的他還真是沒見過。

林先生說完這件事就告辭了。

天黑下來的時候,段青恩帶著三個堂弟回來了。

一回來,段爺爺就拉著他告訴了他這件事。

他聽了個大概就大略明白怎麽回事了。

大致換算一下的話,意思就是:

這是個好學校,不收錢,教育質量還好,段爺爺肯定是想要讓他念的,畢竟念了好學校才會有更好的老師教導,有更好的老師教導才能讓他一直往上考,而且同窗也都是正兒八經的讀書人,對他的人脈十分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