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緣起(第2/6頁)

秋氏夫婦笑笑,答:“正是因為此地方圓十裏無酒無肉。故而賣酒。賣茶的已太多了。”

別說,還真是如此。一開始大家都不去,慢慢地,酒廬的生意就好起來了,到得最後,把鄰邊所有的茶鋪也給擠走了。

原來大家拜了菩薩下山後,都覺得可以放松了,便紛紛到酒廬喝幾盅;也有山上的香客饞酒,偷偷下山買;更有那百無禁忌的,該喝的喝,該拜的拜。

秋氏夫婦道:“來燒香拜佛的,都是對菩薩有所求的。往往這樣的人,才容易貪杯。”

再加上他們家的酒確實釀得不錯,一晃十年,已成金字招牌。許多人就算不拜菩薩,也會刻意駕車去品嘗。

秋氏夫婦有個女兒,據說從小體弱多病,寄養在庵中。秋姜偶爾下山,被人看見,也只說是面黃肌瘦,其貌不揚。

而這一年,華貞三年的六月初一寅時,風小雅的馬車經過秋氏夫婦的酒廬時,聽前方一陣騷動呼喊聲,便掀簾看了一眼。

他一向懶惰,能不自己動手就絕不動,這一次,卻是鬼使神差地掀了車簾——

初夏的晨光還很朦朧,但那熊熊大火燃燒正旺,幾將整個天空都給映紅了。

風小雅皺了皺眉,問趕車的車夫:“怎麽回事?”

車夫共有兩人,全都身穿灰衣,其貌不揚,一個名叫孟不離,一個名叫焦不棄。

焦不棄下車詢問一番,回來稟報道:“秋家酒廬不知怎地著火了。大家正在救火。”

風小雅唔了一聲,由於身體的原因,他一向鮮少沾酒,盡管對這家酒廬早有耳聞,但始終不曾踏進一步。如今見它失火,也未在意,吩咐道:“繼續上山。”

孟不離和焦不棄駕馭馬車離開,走出很遠還能聽見後面屋宇倒塌的聲音。焦不棄道:“那酒廬裏不知藏了多少烈酒,才會燒得這麽慘烈,看來沒個把時辰是熄不掉的。”

孟不離頻頻扭頭回望,十分感興趣地點了點頭,嗯了一聲。

“不知道老板和老板娘逃出來沒。希望燒物不燒人啊!”

“嗯。”

“不過燒了物也可惜,他們家的酒真是挺不錯的,這一燒一砸,估計全沒了……”

“嗯。”

“沒準就是菩薩對他們的懲罰。在山下開什麽店不好,非酒啊肉的,不知禍害了多少修行之人呢……”

孟不離連忙緊張地沖他搖頭:“妄議、菩薩、不敬。”

焦不棄哈哈一笑:“是是是,吃人嘴短,吃了菩薩的飯,便不該再妄言菩薩的事了。”

車內的風小雅忽然咳嗽了一聲。二人彼此對望了一眼,笑著加快了速度。

其實他們沒有說錯,風小雅此行的目的,根本不是什麽修禪談佛,他每年的六月一日會去緣木寺的原因是——吃素齋。

緣木寺有一位高僧名叫無牙,人雖無牙,卻有一手好廚藝,做的素齋可以說是一絕。但其人喜愛雲遊,每年只有幾天回燕國,又只有初一的時候才肯下廚做菜。所以風小雅才會在這一天專程坐車去藍亭山。

外人不知,以為他也是去燒香的,還道這位丞相家的公子一心向佛。

馬車抵達緣木寺前,一個面目清秀的小和尚提著燈籠已在等候,見他到了,連忙引入後院,邊走邊道:“鶴公一路辛苦了,這邊出了點事情……”

“怎麽了?”

小和尚支支吾吾:“我師父……病、病了,起不了床。”

“什麽病?”

小和尚搖頭:“不知道……他說休息幾天就會好。但鶴公不用擔心,您的這頓齋飯是早就許下的,不能讓您白跑一趟,所以,請了其他人來做……”

話音未落,風小雅已道:“停。調頭,下山。”

小和尚大驚:“鶴公怎麽了?”

風小雅淡漠得略顯傲慢的聲音從馬車裏傳了出來:“我只為無牙大師的素齋而來,其他人,不配讓我如此舟車勞頓地趕來吃。”

小和尚很是尷尬,想攔,卻又不敢攔。

孟不離和焦不棄向來是主人吩咐什麽立刻就照做的,當即調轉車輪往回走。

剛走幾步,空中就傳來了一縷奇香。

那香味散散淡淡,卻又能真真切切地聞到。

焦不棄不由自主地停下了驅車的手,吸吸鼻子道:“好香!”

身後,他們本來要去的廂房起了一陣響聲,一雙素手伸出來,將四扇紗窗一一打開。

袖白如雪,手瑩如玉。

孟不離和焦不棄彼此使了個眼色——女人!很好,這下子公子估計不走了。

伴隨著窗子的開啟,香味漸濃,沁入心脾,令人食欲大動。不同於尋常食物的香氣那麽油膩醬稠,這香味是冷的,帶著些許甜柔,還有點奶味。

風小雅在車中也聞到了這味道,果然好奇:“停車。”

孟不離和焦不棄又將車調回去,來到廂房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