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前因(第2/7頁)

也就在那一天,疲憊的薛采獨自一人回到相府,關在書房裏寫了一封信。

收信者是燕國的君王彰華。

不日,收到回信。

回信中,彰華給了一個建議:“公了不成,何不私了?撼樹蚍蜉,未必不成。”

薛采如醍醐灌頂,立有所悟。

他一邊讓人在程國放出流言說國主無子,不合國體;一邊收買大臣在朝堂上對頤殊進行施壓;再讓宮人在女王身邊吹風哪個氏族家的兒郎如何如何俊俏……三管齊下,頤殊終於心動,決定選夫。

程國境內,當然優先考慮五大氏族家的子嗣,其他三國嘛,宜國看中的是胡九仙的財力;璧國無所求,皇後又跟她不合,為了氣姜沉魚,頤殊故意點了薛采的名字;燕國的貴公子太多,頤殊本沒考慮風小雅,但彰華說選誰都可以,只要不是小雅。如此一來,頤殊反對風小雅上了心,一打聽,這個男人居然如此霸道——

他有十一個侍妾!每次都是娶一個,處幾天,不喜歡了,扔山上去,再娶新的。

頤殊聽得牙癢癢,怒道:“他把女人當什麽了!”

而且他還是個超級懶漢,吃飯都要人喂,出入馬車滑竿,很少自己走路!

世人皆獵奇。權力越大的人越愛。頤殊無疑已是站在權利巔峰上的女人,該經歷的磨難都經歷過了,見過的奇人異士多如過江之鯽,但像風小雅這樣的,還是第一次聽說。因此,在探訪風小雅的死士送回了這樣的密報後,頤殊毅然決定,燕國選風小雅當王夫候選人。

就這樣,人選敲定,只等九月初九,八位公子齊聚蘆灣,歸元殿上,一決雌雄。

而在六月初九這日,風小雅來了璧國,與薛采會面。

他們的計劃就是——毒瘤難治,就把生長毒瘤的大樹砍掉。而且,要做得神不知鬼不覺。

這個計劃看似粗糙簡單,但細想之下,成功率卻很高。為了加重籌碼,薛采押上了頤非。

程國內,馬王周雲楊五大氏族根深蒂固,地位不容動搖,想要戰勝他們當選王夫,並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但是,有頤非在的話,會好辦很多。

首先,除了馬、王兩家是頤殊的死忠,周雲兩家都是見風使舵的墻頭草,當年也是看二皇子涵祁和三皇子頤非都不行了,才轉頭效忠頤殊,如果此刻頤非回去,開出的條件夠吸引人的話,將那兩家爭取過來的可能性很大。

至於楊家,名存實亡,雖還掛著貴族的頭銜,但早從三代前便被發配鄰島,日日打漁曬網,跟普通百姓也沒什麽兩樣了。只不過這一代出了一位賢者楊回,四處開學收徒,在民間名望興盛。但是這個楊回十分迂腐,認為女人稱帝大逆不道。頤殊為了表示大度愛才,登基後曾去拜訪這位“程國版的言睿”,卻被他閉門不見,引為笑柄。如果不是此人實在名氣太大,早就斬了。所以,頤殊這次故意欽點了他的兒子楊爍,估計不是想再次討好他,就是想氣死他。大家都覺得,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些。

總之,薛采對王夫之位勢在必得。但他也很清楚,頤非絕不是這麽容易乖乖擺布的人。所以他先試探一下,如果頤非在半個程國的利益引誘下就同意了的話,那麽,此人就算廢了。

***

書房中,薛采講完了前因後果,望向頤非:“你果然沒有令我失望。”

“你少用一副爺爺欣慰地看著孫子的表情看我。”頤非不屑。

“如果你真的答應了之前的條件,那麽我們反而不能用你了。”薛采破天荒地笑了笑,那樣一張故作深沉的小臉,只有笑起來時,還稍稍有點這個年齡的孩子應有的稚嫩氣息,“無欲乃剛,有私則斜。此事太過重要,我不希望一開始就在擇人上出現紕漏。”

頤非哈哈一笑:“所以你認為我抵擋住了誘惑,就變得可以信任了?”

“其實……”薛采慢吞吞地說道,“我一直覺得你可以信任,只不過——”

“只不過是證明給我看。”風小雅微微一笑,“畢竟,我不認識你,也不了解你。”

頤非沉默了。

風小雅和薛采都不再說話,任由他自己一個人靜靜地想。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頤非突然擡頭,朝秋姜看過來:“她到底是誰?”

秋姜一顫,內心深處,暗潮湧動著,晃蕩著,因這一番解釋而再度變得難受起來。

——風小雅之所以休了她,是因為要做那樣的大事。他果然是個好人。

他若是好人的話……自己就是……壞人。

從前的我,真的是個混賬東西麽?

秋姜的睫毛如蝶翼般顫抖著,想看看風小雅此刻的表情,卻又不敢去看他此刻的表情。

“她是……”耳中,聽見風小雅刻意放低的嗓音,宛如一根蛛絲,緊緊吊著她的心,隨時都會斷裂,秋姜的呼吸不由自主地停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