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發展壯大(第3/6頁)

只不過嘛,古明妍想,既然這紡織廠現在選擇了跟鄒家所代表的勢力合作,讓這家深入到廠裏的管理,那麽遲早有一天,這必倒的鄒家加上本就效益愈發不好還不知改革的紡織廠,那結果自然就是很快完蛋了,甚至可能因為這個新的投資方的加入,還會加快紡織廠毀滅的速度,拖累著整個廠子,愈發的不成樣子了。

古明妍想通了這個道理,雖然有些同情紡織廠裏那幾萬無辜的職工,但是更多的還是感嘆,這上位者的選擇真的是很重要啊,可能有機會改變命運的事兒,一個不小心就會因為個別人自私的貪圖私利而就這麽失去了,最後受苦受罪的,還是底下千千萬萬沒有機會做出選擇的人,現實就是這麽的殘酷。

不過這倒並不一定就是壞事。

在明明已經腐爛了的房子裏生活,房子越早的傾倒,沒準兒還能迫使著廠裏的那些職工早早的走出那個封閉的環境,趕緊清醒過來,在還有機會的時候,為自己和家人另尋一條生路呢不是。這也可能還比他們一直住在那種修修補補勉強還能維持的房子裏,讓大家更加的沒了奮鬥的意志來的要強吧。

這其中的得失,古明妍不是當事人更不是拯救者,她是無從判斷的。

唯一通過這件事令她覺得慶幸的,就是自己沒被牽累進去的同時,她老爸還提早地全身而退了。以後那廠裏有再多的汙糟和扯皮的破事兒,找誰也不會找到老爸這一個半路加入,後來又提前退休了的領導身上的。老爸不用沾上任何的汙點,簡直就沒有什麽能比這更好的了。

買地一事的所有糾結就到此為止了,古明妍和家人做了他們所能做的一切,雖然最後的結果多少還是有些不盡如人意,但好歹他們都得了個全身而退的結果,之後他們只需看著紡織廠的後續,再另尋機會也就是了。

古明妍相信,自己跟這塊兒地的姻緣不會就這麽斷了的。

就看那廠裏給自己拉進了鄒家這樣的□□,又沒了老爸這個得力的改革者,順帶著也丟失了因著老爸的關系才一直給紡織廠訂單的寧氏服裝廠這一大客戶。

都不用多加計算,單是用腳趾頭想想,有腦子的就都會明白,紡織廠的好日子不會長了。

估計現在也就只有那些還沉醉在自己廠子抱上了那所謂的“金大腿”,從而職工們的福利待遇都跟著上來了的廠裏的工人領導們,還看不清形勢,不知道,也許現在他們能拿到的好待遇,就是他們未來能在廠裏得到最好的了,再過個半年一年的,那廠裏還能不能按時給大家發出工資,都還要打上個大大的問號呢!

-

古明妍的事業擴張還在繼續。

這兩年,寧榮書同志帶領著寧氏在全國把酒店的生意越做越大,現在更是有往越來越高端,擴展範圍越來越大的趨勢發展。

於是,覺得自己對於服裝廠有些顧及不過來的寧榮書,便跟他的外甥女兒古明妍談了談,決定要把原本寧氏旗下的服裝廠跟古明妍的廠子合並——換言之,就是給原來的廠子換個老板,而他,只占廠子的一小部分股份,以後就不再參與工廠經營管理的事情了,他也就能騰出更多的精力,放在旗下酒店的經營上了。

寧榮書最開始其實是打算將服裝廠直接給了古明妍,或是以一個較低的價格,直接賣給自己外甥女兒的。

在他看來,他對服裝行業並不是很懂,且又有他更感興趣的酒店經營占據了他的大半精神,並不能全心的放在廠子的發展上,著實是有點浪費這樣好的工廠和現在國內廣闊的市場了。

而且,廠裏的最爆款服裝品類,大多都是根據他家妍妍給的設計圖生產出來的。

原來的時候還好說,妍妍她另外有更重要的學業占據了時間,也沒有自己開辦工廠。

那時他做這一行,不但能給自己掙到錢,還能給在京都的妹妹提供獨家的貨源,讓她的批發生意做的風生水起。

並且,他還能利用自己這個大客戶的身份,在京都的紡織廠下單訂原料,幫著古建國這個妹夫在廠裏站穩領導崗位。

說起來,開這個服裝廠是對他整個家族都有利的好事兒,所以他才會去做這個的。

不過現在嘛,時移勢易,他家裏最有設計天賦的外甥女兒也開辦了自己的工廠了,但她卻還是持續地給自己的廠子提供高質量的設計圖。

這雖然是二人之前協議好的,妍妍這樣做也是在遵守約定。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這樣也肯定是分薄了她自己廠裏的利潤了,畢竟這些圖紙要是妍妍自己拿去生產的話,也是能有巨大盈利的,不用另外倒手給他,雖說妍妍也占了他公司的股份,但那到底只是四分之一,哪裏又有她自己工廠掙得的全然是她自己的利潤那麽多呢。他作為長輩,哪裏好看著外甥女兒這樣吃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