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拉格朗日花園(第2/2頁)

愛麗絲算了一下,這就是說,兩個人的年收入加起來有1000鎊,在小鎮和鄉村都能過的很不錯,但在倫敦的話,會比較拮據;但要是在倫敦有房產,1000鎊也能過的可以了,可以算是中產。

所以大概1000鎊是個分水嶺。

愛麗絲在琢磨,她要怎麽攢夠1000鎊。至於攢夠1000英鎊是為了什麽,她覺得吧,大概就能過的比較舒坦一點了。

媽媽前幾年從一個去世的娘家叔叔那兒得到了一筆不太多的遺產,這筆遺產是固定數目的金錢,具體多少,愛麗絲不知道,也沒打聽出來,這筆錢大概就是平分給3個女兒,在她們結婚的時候贈予她們。聽凱茜的意思,大概至少是200鎊。愛麗絲想,這個大概就是媽媽的嫁妝,有女兒就留給女兒,沒有女兒就會留給兒子。200鎊也不少了,是喬治牧師一年的收入。

新花邊縫制了一半,媽媽就叫女兒們去睡覺,剩下的工作明天再做。

*

第二天一早,亨利早早的就要出門。

愛麗絲叫住哥哥,要跟他一起去。

亨利有點為難,“我跟湯姆去拜訪福伊德伯爵夫人。”

愛麗絲瞪大眼睛,“伊麗莎是我的表姐,你們可以去,為什麽我不能去?”

完全沒毛病,亨利只得帶著愛麗絲一塊兒出門。

奧斯汀家有一輛廂式馬車,拉車的馬不拉車的時候需要下地,但現在是冬季,馬兒沒活幹,亨利就總乘馬車到處去,美其名曰這是鍛煉馬匹,不能讓它們長懶了。

他在家也是沒事做,媽媽也就隨便他到處亂躥,馬兒也能去別人家吃草料,家裏可以省一點草料。愛麗絲覺得媽媽可真是一位非常節儉的主婦了。

這也是被生活逼的,畢竟最多的時候,奧斯汀家需要同時養活8個孩子。

伊麗莎·福伊德伯爵夫人住在附近的拉格朗日花園。

她的母親是喬治牧師的姐姐,後來嫁給一個法國人,所以她是英法混血,半個英格蘭人。她嫁給了一位法國伯爵,不過那位可憐的福伊德伯爵是堅定的保皇黨,在這次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中掉了腦袋。

伊麗莎早在丈夫被捕之前就回到了英國,當時她懷了孕,兒子黑斯汀斯·路易斯·德·福伊德出生在倫敦,今年9歲,比愛麗絲大3歲。

伊麗莎很喜歡小表妹,覺得她聰明可愛。黑斯汀斯對這個過於年輕的姨媽也很喜愛,她每次來,他都願意帶她玩。

於是,伊麗莎跟亨利、湯姆相談甚歡,愛麗絲也跟黑斯汀斯玩的很高興。

黑斯汀斯會說很流利的法語,一心想要在小姨媽面前顯擺,非得教她。還會彈鋼琴,拉格朗日花園的客廳裏有一架很不錯的三角鋼琴,專門請了教師來教他。

“你該學會彈鋼琴,”9歲的小破孩用一種好為人師的語氣說:“上流社會的淑女都會彈鋼琴,這樣她們才會更優雅。”

愛麗絲並不想理會這種小破孩的理論,“我家沒錢買鋼琴,也沒錢請鋼琴教師。”其實家裏有一台立式鋼琴,不過有些年頭了,還是在凱茜很小的時候買的。

“你可以到我家來學,跟我一起學。我問過媽媽了,這不會多花很多錢。”黑斯汀斯則是壓根忘記了奧斯汀家有鋼琴。

“我還要跟爸爸上課的,上課比較重要。”

黑斯汀斯想了想,“媽媽明年可能會把我送到你家去學習,到時候我們就可以天天在一起了。”

這倒是很有可能的。喬治牧師的教學質量很好,伊麗莎也會放心讓舅舅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爸爸上課可嚴厲了,你要是回答不出來提問,爸爸會打你的掌心。”她嚇唬黑斯汀斯。

男孩倒很有自信,“黑斯汀斯先生說我學的很不錯了,比那些11、2歲的孩子懂得還要多。對了,等過了聖誕節,你要跟媽媽和我,去黑斯汀斯先生家嗎?”

“黑斯汀斯先生住在哪裏?”

一旁的亨利·奧斯汀回答:“在格羅斯特郡,戴爾斯福特,就挨著牛津郡。你跟我去牛津郡的時候,我可以帶你過去拜訪黑斯汀斯先生。”

作者有話要說:

*不過Becoming Jane裏對奧斯汀家的經濟有點錯誤,奧斯汀家絕對算不上窮,別忘了,電影裏可都是說了,簡是常參加鄰居的舞會的,一個20歲的姑娘肯定不可能每次參加舞會都是同一條裙子,1795年的物價雖然我還沒查到,但當時珍妮紡織機已經出了,棉紡織品的價格開始下跌,簡和卡桑德拉一年做幾條家居裙子跳舞裙子肯定還是做得起的。

*喬治牧師那些年的年收入是200鎊,包括教區收入和教師收入,1750年前後,840英鎊大約相當於2005年的10萬英鎊,200鎊相當於現在2萬多鎊,鄉村養雞養豬種菜自給自足,200鎊能過的很舒適了。當時家裏男孩子除了喬治全都有工作,只需要養一個兒子兩個女兒,怎麽能算的上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