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章 茈碧(第2/2頁)

各地的回信都陸續收到了,京中齊雲齋大掌櫃張琪貴派了他親侄子過來,先幫著支撐一段時日,只求將潰散的局面暫時穩住,起碼要保住京中的貨源不斷。好在傅滿倉做事例來穩當,臨走前幾個經常往來的老商家處都去了信,又早早將廣州幾間鋪子的庫房都填滿了,那些西洋的鎏金銀鏡、做工精細的鐘表之類的物件好歹還能將就一二。

青州裴青那裏的回信寫了整整三篇,告訴她毋須擔心父親沒有按時履新之事,他已經在指揮史魏勉那裏說清了緣由。更重要的是他已經將父親的畫像交給了幾個心腹手下,讓各人在海上巡邏時務必要仔細搜尋,看能否尋找到些許消息。

信中還告知了一件事,前次眾人集結在羊角泮擊殺倭人一事,朝庭已經下了嘉獎詔書和封賞,青州左衛參予戰事的十余位將士品階都得到了相應的提升。正好軍中有位千戶遷任直隸,於是他就受命暫代了這位千戶的職位,想來不久之後,職位前面這個代字也可以消去了。

至於同去的兩位女子,雖然立下任是何人都不敢埋沒的赫赫戰功,但是呈上去的請功折子卻被皇帝壓下了。

因為朝堂上對於如何封賞這兩位女子議論不一,有人說要是重賞,那豈不是為那些應該老實呆在閨閣中的女子樹立了榜樣,日後世間的風氣定然不古。又有人說國家有難,豈可再固守男女之別,既然立下戰功,當等同軍士授勛。

雙方為了這件事整整僵持了十日,最後還是駐守登州府的秦王殿下聽聞後上了折子。他在折子裏建言,女子既然不便封賞,那就先賜些財帛之物,再一並封賞這兩位女子的父兄。所以現在傅滿倉的職位應該是六品的武略將軍,俸祿從六月十五日起計,這也算是這段時日以來不幸當中的幸事。

青州老宅的信卻是寥寥數行,只是吩咐宋知春母女倆盡快返還。前來送信的是大伯父身邊常年得用的長隨,說自得知二老爺可能罹難的誚息後,傅家大老爺就一病不起,已經纏綿病榻多日。長房的大姑娘就作主將關入祠堂反省的呂氏放了出來,現在傅家老宅子裏仍舊是呂氏當家。

聽了各方的回信,宋知春嗤笑了一聲,仰頭靠在椅子上半閉了眼睛道:“你那位大伯母現在心裏指不定多麽得意呢!她一輩子最大的念想就是事事壓我一頭,可是折騰來折騰去,把跟你大伯父之間那點夫妻情分全給折騰光了。這女人呐,蠢起來也是一種沒藥可醫的病,那面兒上的光彩能落到實處嗎?你看吧,終有一天她會窮得只剩下張面皮子!”

傅百善緩緩給她續了一杯熱茶道:“幸虧咱家早早就在青州城裏備了宅子,要是讓我天天見著這對厚臉皮的母女,我怕連飯都吃不下。一想起傅蘭香為嫁意中人竟想把我跟姑母家的那個什麽夏坤硬拉在一起,就覺得她腦子大概真有病!”

“哈哈……”

宋知春難得見女兒露出這般直白的嫌棄神色,忍不住大笑起來。眼珠子一轉卻是想起了一個主意,興致勃勃地湊過身子建議道:“不如你把家裏的東西再歸置一下,到時候多雇幾輛馬車,咱們到青州後專門從老宅子門前招搖路過,讓你大伯母看看咱家的家底究竟有多厚實,保管她又得幾晚上睡不踏實了!”

傅百善聞言露了一點羞赧的表情,“這事我沒跟娘商量就做主了,一個月前我在南門張木匠那裏定了三十口大樟木箱子,還高價聘請了鏢局的人跟著。這番動靜肯定瞞不了人,前日鋪子上還有人遞話來問,咱家是不是不回來了?“

宋知春拍著椅子扶手由衷嘆道:“我閨女就是精明,我只顧著氣你大伯母了,倒是沒想到你這番舉動肯定讓人以為咱娘倆把家底都搬走了。這下好,你爹辛苦積攢下來的東西就沒人緊盯著了!這招釜底抽薪的手段用得極好,等你爹回來定會狠狠地誇你!”

傅百善支肘拈了顆葡萄,“娘盡管放心好了,我留下幾戶看家的都是極老成憨厚的,他們的兒女都是我們姐弟仨身邊服侍的,像我院子裏的小丫頭楊桃和烏梅機靈懂事。小五小六身邊的山竹和紅丹也是穩沉的性子,這回跟著留在登州吳太醫府上,人人都知道她們以後最起碼也是個體面的管事娘子。為了兒女的前程,這幾戶留下的人家也會盡心盡力的!”

宋知春眼中異彩連連,不禁擊節贊嘆,“你能想得如此周全,連我都不見得會比你做得更好。行了,以後到了青州之後,這個家就交於你了,只敢放手去幹,捅出什麽簍子來,有娘在你身後擔著呢!打量你爹出海就覺著咱們傅家二房散了架子好欺負,我就讓他們見識一下鍋兒為什麽是鐵鑄的!”

母女倆越說越心情越開闊,笑聲一下子傳得老遠,籠罩在宅子上許久的陰霾也好似漸漸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