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女官(第2/2頁)

顧嬤嬤惋惜道:“我好歹還嫁過人呢,你怎麽還一副不染塵埃的神仙樣子?以你的人品身份才能當個一品二品的夫人還不是小事一樁!”

曾姑姑緩緩搖頭,“在宮裏頭什麽樣的人沒見過,為了權勢名利那些女人們鬥來鬥去,偏又掛了面具裝著慈善溫良模樣,私底下那顆心子醜陋得叫人惡心!嫁人有什麽好?幫他管著宅子小妾和一堆庶子,碰不到那個合心的人我寧願自在單過!”

顧嬤嬤算是灑脫的人了,結果碰到個更為灑脫不羈的,如果再加上視規矩如無物的宋知春,這樣三個特立獨行的女人教導出來的傅百善最終是什麽樣子,自己都忽然感到很好奇!

“對你這小徒弟怎樣看?喜歡不?”顧嬤嬤揶揄問道。

曾姑姑卻睨了她一眼,陡現淡淡風情,“鄭大人言辭誇張了,那信中哪裏是詆毀擔憂,分明是誇贊自豪。這樣一個嬌寵但不嬌縱,驕傲但不清高,和善但不軟弱,剛強卻不欺善,純良卻不怕險惡的姑娘沒人會不喜歡!”

顧嬤嬤聽得心花怒放,比誇獎自己都高興,拉了她的手笑道:“難為你才來半年就數出她這麽多優點,等你日子住長了,就曉得這家人還有更多的好處。其實這裏除了熱些潮氣重些,給我當神仙我都懶得換地兒呢!”

晚上,傅百善鉆到顧嬤嬤被窩裏和她說話。顧嬤嬤寵溺地望著躲在賬子裏偷磕瓜子的小姑娘,心裏頭軟得象要滴出水來。小的時候宋知春不禁孩子們愛吃的各類零食,象是蜜餞,肉脯,糖糕。用她的話來說,孩子不好吃食那還叫孩子嗎?只要不耽擱正經吃飯,愛怎麽吃就怎麽吃。

直到有一天去參加一個什麽迎春宴,看到一個跟了母親來赴宴的女孩兒,那女孩眉目清秀樣子倒是不錯,可是有樣毛病——她但凡吃飯喝水都要拿了帕子捂著嘴巴,讓人看著心裏就別扭得很。

本來不該問的,可宋知春那會兒太好奇了,就厚了臉皮問了一句,“那誰家的孩子呀,怎麽老躲著人呢?”

旁邊那個當娘的跟她相熟,沒法子主動開口叫了女兒過來拜見,那女孩開始還扭捏著,結果無意中張嘴一笑,嗬!滿口牙齒白中帶黃,黃中帶黑,最關健的是那幾顆門牙中間全都凹了個小缺。

宋知春一時間尷尬得不行,好生陪了罪又擼下腕上帶著的一只富貴牡丹鑲金絲扁圓白玉鐲給了那孩子才作罷。

那當娘的也不好意思,告訴宋知春說自家女兒生下來也是滿口白糯米牙,可是長牙時一個沒看住,愛吃甜的猶其愛磕瓜子,每天丫頭們都要扔一大包瓜子皮。這就樣天長日久,等大人察覺時那女兒的牙已然定型了,不知哭了幾場,打那後就不喜出門了。今天是好說歹說才跟著出來一趟,不出來不行啊,眼看女孩年紀見長,要開始相看親事了。

當時宋知春就驚出一身冷汗,想想三個孩子站在面前,齊齊張嘴一笑,一式一樣的黃牙,那黃牙上面又齊齊有幾個小缺,真是想都不敢再往下深想。

回來後,宋知春就定下規矩一二三四。晚上夜宵取消,除了新鮮水果外零食一律取消,陳三娘做的甜點心裏面的糖統統減半。靠了她當家主母的鐵腕,這條新規在傅家被執行得很徹底。

但越是這樣,幾個孩子越是想吃,宋知春不知道收了多少回雙生子小荷包裏的小蜜餞,在女兒的梳妝盒裏枕頭下又收了多少包瓜子。不錯,傅百善最喜歡的零食就是甜口的香瓜子。顧嬤嬤看著小姑娘藏在帳子裏頭象松鼠一樣認真地捧了瓜子細磕,心裏頭也有點埋怨宋知春,看把這孩子饞成什麽樣了?

磕完滿滿一碟子瓜子後,傅百善心滿意足地嘆了口氣,站起身把帳子裏收拾幹凈,這才起身到凈室汲了熱水,用象牙骨柄的牙刷醮了牙膏子細細地把牙刷了三遍才作罷。

那牙膏子卻是顧嬤嬤親手作的,和外面鋪子裏賣的大不同。是取了宋時的官修醫書《太平聖惠方》中的方子,用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再加入姜汁、細辛、薄荷等物,最後才用深口小罐裝好,用時少少地挖上一銀匙盡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