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第5/7頁)

這場朝會一直進行到中午,所有人餓的頭暈眼花之際,拓跋燾終於下令在宮中擺飯,留下一幹相關的官員在宮中繼續儀事,其他官員散朝各司其職,整個國家機器開始迅速的轉動起來。

這時代的人通常只用兩餐,朝食和晚食,偏偏拓跋燾老是容易餓,宮中一直三餐,跟著他議事的官員也都養成了三餐的習慣,一群人食不知髓的吃吃喝喝,卻聽到外面通傳平原公赫連定被請來了。

‘就知道陛下不可能就這麽眼看著花木蘭有危險不管。’

崔浩眯了眯眼,若無其事的夾起一塊五味脯。

赫連定被急召而來,自己也莫名其妙。

他在西宮裏住了許久,感覺自己都要住廢了,除了陪著拓跋燾打打獵就是平日裏在平城到處走走,西秦那邊的軍隊和部將都是靠書信來往,有時候他甚至覺得自己跟拓跋燾養在後宮裏的那些女人沒什麽區別。

哦,還是有區別的,他可以四處跑跑。

拓跋燾正在大塊吃肉,見到赫連定進來了,筷子一丟,還帶著一張大油嘴就上去迎接。

赫連定行過禮後,被滿嘴油膩的拓跋燾拉到席前,當著所有在場重臣的面,拓跋燾開口說道:

“我還是不大放心北涼那邊,如今使團消息並未傳回平城,我擔心我親征北燕後北涼有所異動……”

赫連定倏地擡起頭錯愕地看向拓跋燾。

他話裏是什麽意思?

北涼有事?

拓跋燾拍了拍赫連定的肩膀,接著說道:“我準備讓赫連公回西秦去,率領西秦兵馬屯兵北涼以南,再另派一支大軍前往欽汗城,隨時準備迎接回使團。要使團無事,欽汗城的人馬就是迎親的隊伍,如果使團有事,它就是前往北涼的先鋒。”

“陛下,北涼的情況現在還不清楚,使團到底有沒有事也不明白,貿然屯兵,會不會……”

西秦是一個小國,夾在夏國、劉宋和北涼之間,毗鄰夏國的秦州和北涼的廣武,離姑臧很近,不過五日的路程。

滅了胡夏後,西秦就成了離平城最遠的一塊領地,它位置顯要,百姓又貧困,一直成了魏國的難題,如今地方上的安全都是靠赫連定原本的嫡系人馬在維持,魏國為了表示對赫連定的信任,只派了地方官員治理當地,西秦的安陽更是赫連定的封地。

願意放赫連定回去,表示拓跋燾完全信任赫連定的忠誠,願意像啟用其他拓跋家宗親一樣差遣他,將他真正當成魏國的將領。

赫連定心中五味雜陳,看了看連筷子都拿不住了的魏國大臣們,再看著一臉一嘴油著實可笑的拓跋燾,平日的毒舌利齒竟像是壞了,完全沒有開口為自己做爭取一下去西秦的可能。

他只是看著拓跋燾,等著他做出決定。

“花木蘭的虎賁軍皆是精兵,我一個都損失不起。北涼若真想用這種小聰明來試探我,就要做好滅國的準備。”

拓跋燾自從袁放提出那一番富國論,其實早想打北涼,無奈國中都擔心多線對戰國力消耗太大,所以只能作罷。

如今得知花木蘭可能出事,北魏使團裏的人也許全部會死在北涼的陰謀之下,拓跋燾哪裏還坐得住?

可他只有一個,北面有兄弟要救,西邊又有臣子很可能陷入危機,他只能選擇一邊,雖然說有些對不起花木蘭,但事情有輕重緩急,庫莫提和拓跋丕不知道還能撐多久,北燕離平城要近得多,他速戰速決才是正緊。

赫連定曾經打下西秦,就是為了滅掉北涼來作為晉升之資,只不過因為赫連明珠的安危才獻出西秦換取妹妹的自由,西秦的兵馬都是久戰之士,根本不需要操練,也熟悉北涼的地理,自然是最合適的人選。

但魏國的官員們不可能完全信任赫連定,哪怕拓跋燾如何心意已決,他們都有各種理由表示西秦不需要屯兵,或者不需要赫連定冒著危險親去。

這其中的意思誰的聽得懂,拓跋燾和赫連定都是人精,拓跋燾選擇在吃飯的時候提起此事本來就是試探,而官員們哪裏不知道拓跋燾為何要這時候說這樣的話?於是局勢一下子僵硬起來。

此事的崔浩剛剛咽下最後一塊五味脯,這道菜是他的最愛,可惜只有宮中這位禦廚做的最好,所以無論什麽大臣給他打眼色,他都先把五味脯先吃完了再說。

‘涼了就可油膩了。’

崔浩丟下筷子,看著從滿嘴油急到滿臉油的拓跋燾,緩緩開口。

“眾位無非是擔心赫連公一去不復返罷了。”他掏出帕子按了按嘴,語不驚人死不休,“其實這件事也容易的很……”

拓跋燾眼睛亮亮地看向崔浩。

“赫連公主也到了婚齡了,陛下愛慕公主已久,赫連公何不考慮考慮聯姻?我大魏的後戚視同宗室,依舊可以掌兵,赫連公以前是夏國王親,世人會有疑慮是人之常情,但你若和陛下成為姻親,那就是一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