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第4/4頁)

拓跋燾並不準備以佛立國,所以對此尤為慎重,甚至親自召了曇無讖來詢問。

曇無讖也覺得無辜的很。

他是天竺人,“性”這種事在印度教裏是神聖的,愛情和性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兩件事,他雖信仰佛教,但此時的佛教是從印度教改革和演化而來,留下了不少印度教的影子,對於這方面並不深惡痛絕。

他教導北涼許多女人的也不是什麽不可告人的本事,而是天竺舊有的一本經典,叫做《愛經》的。天竺人認為“愛”是與生俱來,可以無師自通,但“性”卻必須經由學習方可掌握。這本書只是他離開天竺帶的眾多典籍之一,後來被北涼王發現,然後才命他翻譯。

至於什麽“媳婦和女兒必須學會,常常多人一起研習”等等,更是誤傳。這本書雖然被北涼皇室知道,但還沒有大膽到一群人一起“練習”的地步,只不過梵文難懂,其中多有艱澀之處,北涼王室的女眷經常拿《愛經》上看不懂的梵文部分請教他,有時候互相印證,漸漸就傳出這種風聲。

沮渠蒙遜大概也覺得這種風聲不好,後來便不允許曇無讖再翻譯這本書,其他女眷也只能偷偷在私下裏研習。

只是“禁書”這種東西,若大大方方給別人看,那別人還不一定看,反倒是又下令禁止、又下令不允許討論,反而傳的沸沸揚揚、極為神秘,什麽“雙身法”,什麽“生子術”,亂七八糟的言論也傳了出來,直把曇無讖渲染成擅長這種秘術的僧人,連到了魏國都沒有擺脫。

知道曇無讖真有這樣的典籍,而且還真在北涼王室“教導”過,拓跋燾知道曇無讖的名聲已經洗不幹凈了。

更讓人擔憂的是,因為謠言裏有提到北涼王族的女子全部修習此術,甚至嫂嫂和小叔子、公主和王子、侍衛都一起“驗證”,直把北涼王室傳的像是光怪陸離的妖魔鬼怪之地一般,公主和王子的聲譽也被毀的不清。

拓跋燾是馬上要派迎親隊伍去北涼娶興平公主的,此時傳出這種名聲,等於是告訴全天下拓跋燾還沒娶親,就已經滿頭綠帽子了。

隨便哪個男人都不能容忍這種傳聞,哪怕這傳聞可能是假的也不行。至少北魏的鮮卑女子開放,也沒有開放到大家一起來研習“房中術”的地步,鮮卑的宗室們也不會接受北涼的公主在這方面有傲人的“天賦”。

至於王子和嫂嫂“有苟且之事”的矛頭則是直指沮渠牧犍。沮渠牧犍是三王子,他的兩個哥哥都曾被立為繼承人,又都死於非命,兩個嫂嫂就成了龐大家產的守護者和繼承者。

若不是他,他其他幾個弟弟還沒有娶妻,那就是他也戴了綠帽子。

這謠言正好在拓跋燾大選嬪妃之前散播出來,白鷺官們毫無預見,謠言又吸引了許多信以為真的人,護國寺明裏暗裏被大選的那些人家踏破了門檻,似乎也隱隱印證了這些謠言是真的。

如此一來,不但曇無讖被鮮卑宗室禁止再出入內宮,就連和曇無讖相處愉快,經常在一起證道的慈心大師,也被人質疑起是否有隨賀穆蘭出使北涼的品行。

這件事造成的極壞影響不但讓曇無讖舉步維艱,也使得賀穆蘭出使北涼的日子不得不提前。

因為再拖下去,國內反對的呼聲會越來越大,北涼以興平公主和親的聯姻也會化為泡影。

賀穆蘭幾乎是還沒有做好什麽準備,就已經得到了多方的“暗示”。

而宮中送給她的那位“譯官”,簡直讓賀穆蘭驚得差點拔劍。

“這是原鴻臚寺的寺人,精通盧水胡語和多族語言,聲音洪亮,能言善辯,如今是陛下身邊的舍人。”

宮中來宣旨的趙常侍領著身後的一位黃衣小官向賀穆蘭行禮。

“舍人鄭宗,拜見虎威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