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第2/4頁)

那麽接下來的時間,就是以崔浩為首的中年官員和花木蘭一般的青年將領為主。老成謀國、拳怕少壯,放之四海皆準。

再多的揣測都沒有親眼目睹來的直接,有些大臣甚至在心中盤算著是不是也要加入“門庭若市”的成員中去,畢竟家中雖沒有女兒的,也大多有侄女、孫女什麽的,都是不出五服的親戚,說起來也都是一家人不是?

賀穆蘭被素和君引著入殿的時候,沒料想到殿中還有其他人。

除了已經穿戴整齊就等著上朝的拓跋燾以外,殿中還有古弼、赫連定、以及賀穆蘭曾經有過幾面之緣的平棘公李順等人。

李順和崔浩有姻親關系,是以狄葉飛進來時,他對著狄葉飛微微頷首,算是對他示好。狄葉飛自然也不敢怠慢,和他隔著眾人躬了躬身子。

李順是不久後出使北涼的主使,他家三代顯達,他自己精通匈奴語、盧水胡語、鮮卑話和漢話,又是趙郡李氏出身,曾經出使過好幾次北涼,但本身並不是什麽朝廷要員,所以這幾個人聚集在一起,實在是讓人詫異。

更讓人詫異的是,如今這麽多人居然齊齊圍在殿上,認真聽著一個年輕人的描述,甚至不願意分神看一下是誰進來了。

拓跋燾當然知道是誰進來了,隨手指了一下殿上一個位置,讓素和君帶著賀穆蘭和狄葉飛在那裏站就好。

因為他們進殿時,只看到那個年輕人的背影,大殿空曠說話之聲又有失真,所以剛開始賀穆蘭幾乎沒認出這個年輕人是誰。

可當她靜下心來的時候,頓時明白了說話的是誰,幾乎是驚駭地猛地扭過了脖子,側著臉看著說話的人。

那不是別人,正是因罪被壓入京中的袁家現任家主,袁放。

“……朝中並無俸祿,然從未有過官員餓死之事,為何?概因每到收稅之時,往往逼民假貸,商賈取利而抽分之。刺史牧民,為萬裏之表。自頃每因發調,逼民假貸,大商富賈,要射時禮,旬日之間,增贏十倍。上下通同,分以潤屋。故編戶之家,困於凍餒;豪富之門,日有兼積。人道是鄔壁主搶掠人口,卻不知編戶之苦,苦不堪言,鄔壁主不過只是順勢而為。”

(翻譯:朝中並沒有俸祿,卻從未發生過官員被餓死的事情,為什麽呢?因為每次到了收稅的時候,百姓交不起賦稅,又不願坐牢,就有官員作保逼著百姓先向富戶‘貸款’,然後得利息,官府和富商皆有收入。刺史管理百姓,最重就是賦稅,因此到了每年征收賦稅的時候,都是按照這種方式收齊賦稅,賦稅絕不會少。百姓借了這樣的‘高利貸’,在十幾天的時間裏,就可以翻到十倍以上的利潤,這種暴利由官商進行利潤分成,因此造成農戶貧困,饑寒交迫,而富裕的人家越來越富裕。人人都說鄔壁主和國家搶奪人口,將百姓變為蔭戶,卻不知道編入戶籍的百姓過的有多苦,簡直是無法言喻,投奔到鄔壁主的門下,而鄔壁主留下護庇,不過是順勢而為罷了。)

古弼掌管國家的稅收收入,朝中雖沒有俸祿,但每逢年節、大勝的時候,國家都要對各級官員進行賞賜,和俸祿也差不多。

國庫緊張的時候,賞賜自然是沒有,但這幾年年年大勝,加之每年各州府地方收稅都收的特別好,國庫豐盈,所以賞賜也多。

但無論是古弼還是拓跋燾,都不知道這稅是這麽收上來的!

居然是因為“假貸”!!!

古弼第一個臉色不好看,直接逼問袁放:“你說民間賦稅全靠如此收取,那為何沒有百姓上告官府?自陛下登基以來,還未曾有過關於假貸的訴訟!”

聞言,袁放笑的諷刺。

可以看得出他篤定背著“造反”之名的自己下場絕對不好,所以對整個世道都不在抱有什麽希望,說話間也毫無遮掩。

“這位使君,若能讓百姓去告官,又怎麽稱得上‘官商勾結’?天下哪一階州府不需要收稅?這種自砸飯碗的事情誰會去做?若您是一府的州官,因此事收不上來賦稅,官丟了是小,其他各級官員沒有了收入,連殺身之禍都是正常。使君不妨去查查看柳林當年那位縣令接了狀子,最後是什麽下場!”

古弼聽到最後一句,表情像是挨了一棍似的望向拓跋燾。

拓跋燾抹了一把臉,實際上他臉上一點汗都沒有,可是心頭之震擊,足以從他這一下動作中看出來。

“可笑的是諸位還因‘三長之制’的事情提了我來問策,在我看來,你便是三長也好,宗主督護也好,都是在竭澤而漁,本質沒有什麽區別,說不得宗主督護之下還能活,三長是又多出三層剝削來,更活不了了。”

袁放嘆了一口氣,然後用一種很不願意說出來,但是被逼著不得不說的表情開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