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第5/5頁)

另一邊,太子得了皇帝的密令,日夜兼程的趕了回來,剛剛到京第三天,吳王就出事了。

牽扯到滅佛令、造反,拓跋燾都不會怒不可遏到這種地步,可是要是牽扯到“子嗣”大事,那就猶如放了瘋虎出閘了。

這不,太子殿下還在京中做準備,要先去北面和“祭祀”回來的隊伍匯合才能“出現”。京中皇子出事,這種事原該是身為“皇兄”的拓跋晃去探查的,只是因為“祭祀”的原因,不得不讓素和君帶著執金吾前往事發之地。

素和君打心眼裏不想做這個事。吳王被封王沒多久就出事,不知生死下落,而這時太子正在回京的路上,有心人肯定會聯系在一起。

素和君雖然是忠君派,可壞就壞在他有一妹妹被皇帝賜給了太子做夫人,再加上他的候官曹在五年前就已經交給了監國的太子暫管,拓跋燾當年極其信任太子,根本就從不瞞著他任何事,素和君也早就順從了太子。

如今吳王無論是怎麽死的,候官曹如何做出判斷,都不會有人信。

吳王之母左昭儀一直受寵,本身也不是省油的燈,兒子的侍衛全軍覆沒,吳王也沒見蹤影,驛站被燒成了灰燼,這只母獅子已經在宮裏發過一次怒了,連太子妃被召過去訓斥了好幾次。

皇帝不派內官曹出來查找吳王的下落,卻派出候官曹的一群白鷺找人,這其中的水太深了。

所以素和君雖然是這支隊伍的首領,卻一直提不起勁。反倒是執金吾的“執掌”和皇後派出來的“大長秋”心急如焚,將馬鞭抽的飛快,恨不得插出翅膀飛到南邊去才好。

就這麽風馳電掣地跑了一天,派出去開路的彩旗驛官突然飛馬又跑了回來,跪在隊伍之前回話:

“啟稟侯官令,前面有一男人聽聞候官曹出巡遞上此物,求見使君。下官一見這印信不敢輕忽,所以快馬折返回來。”

素和君身邊的白鷺官下馬去拿那金燦燦的信物,待呈到素和君面前,大長秋和執掌好奇一望,均嚇了一跳。

紫綬金印!

這紫綬金印,還是素和君在殿前親自頒到花木蘭手上的,待一到手,他的震驚比旁人更劇,當下根本不顧後面之人如何想,一抽馬鞭,將馬打到飛快,如箭一般的飛馳了出去。

哪裏還有剛才了無生氣的樣子可言!

素和君跑的飛快,執掌和大長秋也不敢在後面慢慢騎。他們兩個一個是皇帝身邊巡查京師附近的執掌將軍,一個是皇後身邊傳達旨意、了解宮外之事的宦官首領,分別代表了帝後,見到紫綬金印攔路求見,心中都是咯噔一下。

一時間,驛道上馬蹄飛快,震聲如雷,驚得路旁等候京中軍隊過去的路人們紛紛避讓行禮,連擡頭都不敢。

賀穆蘭和阿單卓帶著吳王上了大路後,果然再沒有追兵來追。饒是如此,他們也不敢懈怠,一路遠遠避開人多的地方,生怕路邊哪個行人突然拔刀就砍。

這時候賀穆蘭分外感謝鮮卑人沒有手弩,這東西要藏在袖子裏,刺殺時候真是防不勝防,如今北方根本沒有機關師,弩造價太高又工藝復雜,整個北魏前期都沒有幾把。

這群蠻子就喜歡砍!砍!砍!

多謝他們的砍砍砍!

兩人帶著吳王跑了半天路,終於在路上遇見了彩旗官。彩羽驛官是“伯鴨”,皇親國戚專用的使者;彩旗官卻是軍中所用的使者,叫做“鳧鴨”,他們和白鷺一般,都是鮮卑舊官,以鳥名為官名。

賀穆蘭一見那彩旗官眼睛就發亮,立刻掏了印信,不避反迎,求見他們的主官。

紫綬金印在軍中任何時候都是一枚重要的符印,這彩旗官拿了印鑒就走,一秒都不耽擱。

於是乎,賀穆蘭等人只等了兩刻鐘左右,就見到了迎面而來的隊伍。

只見黑壓壓的一片人影越來越近,越影聽到遠處的馬蹄聲,不安地踢踏了幾下腳步,阿單卓哪裏見過這樣的聲勢,目不轉睛地往前看著。

賀穆蘭望著幾乎是沖鋒而來的隊伍目瞪口呆……

不是吧?

只不過是遞了個金印上去,要不要這麽激動?

會……

會被踩死的吧?

“阿單卓!吳王,快躲到路邊去!”

“咦嘻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