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處士無年紀帝圖(第2/3頁)

褚仁又擡眼去端詳那少年,卻見那少年也在盯著自己看,便展顏一笑。

到底是不是康熙呢?褚仁心裏盤算著,突然一個念頭冒了出來,書法!對,書法!康熙的字,學的是董其昌,很是好認。想到這裏,褚仁便笑道:“真要謝我,便給我提個字吧!”

那少年有些困惑,“你怎麽知道我會寫字?”

褚仁笑著執起那少年的右手,指著指尖的薄繭說道:“喏!它告訴我的。”說著便張開了自己的右手,和那少年的手並在一處。褚仁的指尖上,也有常年執筆留下的薄繭。褚仁突然發覺,這兩只手,指掌的比例和手指的形狀,都非常相似。若他真是康熙,算來跟自己也是有血緣關系的,只不過,他還長著自己一輩……

褚仁正胡思亂想著,就聽那少年虛弱而茫然的聲音傳來:“寫在哪裏呢?”

褚仁在胸口摸了摸,便取出齊克新那折子,攤開新的一頁,又從腰中取出隨身的文房,說道:“寫在這裏可好?”

那少年接過折子,隨手便寫下了“仁心仁術”四個字。正是一筆園勁秀逸,淡雅古樸的“董體”。

果然,這少年一定是微服出巡的康熙!褚仁的心,不禁砰砰狂跳起來。看過那麽多武俠小說中描述過,反清復明的劍俠路遇微服私訪的康熙或者乾隆的情節,沒想到今天讓自己遇上了。若讓小說家來描述,接下來的情節該是什麽樣子的呢……

褚仁正胡思亂想著,忽然瞥見康熙困惑的目光,忙隨口贊道:“好字!雖說受之有愧,但我的名字中就有個仁字,也算是應景吧!”

康熙沒有答話,只是信手便翻開了那折子的前一頁,見是七個正字,不禁皺了皺眉頭,問道:“這是什麽?”

“這是我阿瑪寫的,七個正字,三十五劃,記錄著我習學滿文時的三十五個錯處,他說要攬總兒一起罰我……”褚仁語聲輕緩,眼神怔怔的,似乎往昔情景又重現在眼前。

“那你阿瑪是怎麽罰你的?”

“他丟下我,一個人去了,今生今世,再也無法相見……”褚仁說著,眼中便湧起了霧氣。

一只手,輕輕握住了褚仁的手,喃喃的語聲飄了過來:“我阿瑪,也丟下我去了……”褚仁這才想起,康熙,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最長的皇帝,也是“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2]”的可憐孤兒。

褚仁反手緊緊握住了康熙的手,喃喃說道:“沒關系,他們在天上,關照著我們。”

“嗯……”康熙點了點頭。

“這個……就送給你吧!”褚仁取出了那幾冊自己翻譯成漢文的齊克新的筆記。

“這是什麽?”康熙有些疑惑。

“最後一冊上面,有收復台灣的水戰方略。”褚仁知道,鄭氏自康熙元年割據台灣後,朝廷連年出兵征剿,卻無尺寸之功。

康熙眼中一亮,忙翻開第一頁,便見上面用滿漢文寫著“和碩端重親王齊克新”。

“他……是你阿瑪?”康熙的語聲,微微有些驚訝。

褚仁微笑,“我不問你是誰,你也別問我是誰,相濡以沫之後,相忘江湖不好嗎?”

康熙若有所思地緩緩點了點頭,拍著那幾冊書問道:“那,這是他寫的?”

“是。”褚仁重重點了一下頭,“他是被冤屈的,他從不曾魘媚任何人!在我心中,他永遠都是和碩端重親王,而不是什麽懷思貝勒……”褚仁說完,又重重點了兩下頭,因是跪坐著,這姿態便如同淺淺的叩首一般。

康熙的目光停在褚仁的眼睛上,帶著疑慮和不解。

褚仁也覺失態,柔聲說道:“別在意,我……有點癡傻,不過不會害人的,我是好人。”褚仁說完,眼中雖然含著淚,卻又綻放出一個微笑來。

那笑,像是會傳染似的,引得康熙的嘴角也微微翹起。

褚仁這才發現,兩個人鼻翼兩側深重如刻的法令線,幾乎一模一樣,這是愛新覺羅家族的標志,血脈所系,無法變改。

看著恢復了元氣的那少年,重又抖擻精神,帶著從人遠去了。那一回眸時的凜利目光,已經略帶了一些千古一帝的風範,讓人不敢逼視。

褚仁對天默禱,“阿瑪,您的筆記,我交給玄燁了,或許,二十年後收復台灣,有您的功勞在……他拿走的,是我後來翻譯的漢文譯本,滿文的,我舍不得……”

“仁兒!”

聽到身後傅山的呼喚,褚仁轉身一笑,叫道:“爹爹!”

“有什麽高興的事兒?笑得這麽開心?”

“能不說嗎?”

“……不說就不說吧,你高興就好!”傅山寵溺地一笑,“你要是天天都能這麽開懷笑著,那爹爹就放心了。”

五台山腳下,善文村。

一片幽幽山谷之中,靜靜地臥著一座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