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樹猶如此

雁山南面腳下有河渠,面向長州,夏季水沛,冬而枯涸。長州守城將士及戰馬的夏季飲水皆出自此渠,到了冬季便要從燕山上鑿冰融水飲用。時至秋至前後,正是河水最為豐沛之時,是以余處塞草漸黃,唯有河岸上的草木得了水汽滋榮,猶懷一絲欣欣夏意。

河陽侯顧逢恩常於此處親自飲馬,那是蜀馬中難得的高駿,體色黑中現紅,兩耳如同削竹般豎起,一雙眸子炯炯有神。在濕潤的河灘上,河陽侯通常緩緩地松開馬轡,仔細地檢察坐騎的齒牙,這才撫摸著它茂密的鬃毛,與它一同走向清淺水邊。或有知情者知曉,河陽侯如此鐘愛此馬,一來因為此馬確實俊勇,河陽侯已數次憑它腳力在沙場上脫險,一來卻大約是因為此馬委系太子饋贈。太子一向絕少於其長兄有所交往,唯有顧逢恩離京當年,他親自作書給身在蜀地的長兄,請他尋覓良駒,更不惜耗費千金將幾匹萬裏挑一的駿馬運送回京,再加擇選,這才使人送入長州。當年同入長州的幾匹川馬已或老或傷,只余此馬仍當壯年,隨著主人四方奔馳,不曾梢離。

河邊開出的輕盈荻花在秋風中瑟瑟抖動,低伏出一片與四周景象格格不入的動人淡紫色澤。來自於雁山之北的風同樣拂動了駿馬的馬鬃和河陽侯兜鍪上的紅纓,並帶來馬匹汗液和沙土的氣味。顧逢恩隨手拔下一支荻花銜在嘴中,眼望著遠方天際,似有所思。戰馬自己飲足了水,擡起頭來用耳朵輕輕地磨蹭主人的臂膊,提醒他或可離去。

與顧逢恩同來的同統領走上前去,替他重緊馬腹下的鞍帶,擡起頭來問道:“將軍在看些什麽?”顧逢恩將荻花逆風用力拋入水中,指著雁山山頭道:“你可見山外的天空,是青黃之色?”那同統領點頭道:“應是塞外又要起風了。”顧逢恩點頭道:“雁山之南蘆葦低伏,雁山之北怕已無立草。風向我軍來襲,只恐於前線行軍多有不利。”那同統領微微蹙眉,正待開口勸慰,忽聞馬蹄踏動塞草的窸窣聲大作,卻是顧逢恩麾下的另一名同統領策馬向河邊趕來,忙招手喚道:“將軍在此,你有何事?”

那人馳近,翻身下馬,手不及離韁,便向顧逢恩匆匆施禮,報道:“將軍請速回城內,劉副統領因分發糧秣一事與承部起了齟齬,現在兩方各有近百軍卒在東城門前相峙不下,互相搡打。”長州城內守城軍士按說皆同為國朝效力,只是顧氏舊部對承州都督李明安奉旨代庖的行徑一直頗為不滿,在私下裏仍稱其屬下為承部,顧逢恩矯正數次未果,也只得隨他們信口亂叫。

李明安的承州舊部自靖寧三年春進入長州,至今已將近四年,面子上也是一同受主將顧思林的指揮節制。只是個中曲折□,人人都心知腹明,是以承州舊部一直隨李明安駐守於長州東北城下,而顧部則隨顧逢恩駐守西北城下,兩方各據地勢勾心鬥角,平日少相往來,雖然士卒間偶有口角之爭,如今日聚眾搡打之事卻未曾有過。顧逢恩得聞,忙翻身上馬,向長州東城飛馳而去。余下兩人互看一眼,也連忙打馬跟上。

果如那同統領所言,東城門內正是一片亂態,因所著軍服皆為一致,士卒嚷打廝混在一處,也難辨究竟是何將之兵。只見金色粟米散落了一地,復有一幹閑人圍在四周,規勸者有之,高聲叫好者有之,遠觀指點笑樂者有之。顧逢恩勒馬遠駐,看了片刻,皺眉問道:“李帥安在?”那報信的同統領答道:“李帥今日進了內城公幹,尚未回歸。”顧逢恩點點頭,驅馬上前,勃然作色道:“如此嚷鬧,成何體統!”

他一動怒,無人不懼怕,廝打作一團的數百人立刻散開,分列於城門兩旁。顧逢恩松動轡頭,策馬從中緩緩穿過,見一旁是以那劉姓副統帶為首的顧氏舊部,一旁卻是以糧秣官為首的李氏舊部,心中大體已知曉今日事態,回馬問道:“挑起事端者是何人?”那劉副統領已經打得鼻青面赤,在他馬前單膝跪倒回道:“啟稟將軍,是糧秣官分糧之時,與我部下的斛中只有八分。此等貪墨軍餉的勾當,屬下心中自然不服,便與他理論,誰想他依據人多勢眾,便廝打屬下。”顧逢恩轉向那糧秣官問道:“你又有何話說?”糧秣官答道:“下官實在冤屈,用斛盛黍米,搬運間難免有失漏,副統領怎可說下官存心刻意。”他話尚未落,便立刻有人嚷將起來:“一派胡言,又不是用竹簍盛米,還會漏出去不成?那為何分發給你部下的米,便沒有失落了?”叫顧逢恩一眼掃去,便不敢再多口。

顧逢恩忖度片刻,冷笑道:“我倒聽不懂什麽叫做你部下我部下的話,還要煩請賜教。”眾人皆訥訥不敢言,顧逢恩又斥道:“爾等皆是吃朝廷米糧,皆是為天子效力,不過於此間所司各有不同而已,安敢行勾連營私之事,嘵嘵然妄談你我?”那劉副統領不敢與他辯駁,雖然心中不服,只得答道:“是屬下一時說錯了話,屬下知罪。”顧逢恩用馬鞭指著他營下士卒冷笑道:“只怕你不光說錯了話,更辦錯了事。你駐守西城,來此領俸,與人口角,這些助陣之人卻又是怎麽過來的?是誰叫回去報了消息來此聚眾鬧事?還安敢說惹事者為他人?如此妄為是非,挑撥軍士,我豈能容你?”遂喝令左右道:“按謗軍之罪,推出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