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噶爾(第2/5頁)

  面對悲傷震驚的她,羅蔔藏索諾侃侃而談,躊躇滿志。她漸漸冷靜下來,在心中冷笑。

  不錯,她只有十六歲,一堆人呵護嬌寵下長大的不通世情的大小姐。認為不該不須讓她知道的事,養父母從來不許任何人對她提起。他們希望她永遠無憂無慮,單純快樂。可她長大的地方是親王府,是紫禁城,是皇宮。耳聰目明,又不是沒頭腦,她怎會真的不懂人情世故,不知利害?

  父子離心,兄弟相殘,在北京是演膩了的戲碼。不同的是,京城那些人大多對她始終存著一分真心,不管他們自己怎麽鬥,怎麽做,對她瞞也好,哄也好,總是不願叫她傷心難過。而她至親的叔叔,只想利用她,不在意她會不會疼,會不會受傷,會不會送命。

  記不得如何敷衍打發他的。遇事口是心非,模棱兩可的功夫,是在皇宮裏生存的必修課。她雖修得不好,對付羅蔔藏索諾這個大漠草莽已然足夠。

  直到對嬤嬤和侍女們旁敲側擊,得知祖母和她一樣被蒙在鼓裏,一直念叨著等待著父親和哥哥的回歸,她的心才平復下來。這裏,至少還有一個她的親人,一樣堪憐更加不幸的祖母。上天讓她回來,讓她們互相安慰。

  好容易,一小碗水喂完,怡安轉身將碗和棉布放回桌上,一回頭撞進一雙清醒的眼眸。

  她又驚又喜,以蒙語喚道:“祖母。”

  “你是——怡安。”老人略一遲疑,肯定地叫出她的名字:“你回來了。”

  “祖母,是我,我回來了。”

  “你長大了!”老人的目光上下打量,露出欣慰喜悅的笑容:“長得真美!”

  怡安含淚握住老人想要舉起又無力垂下的手,輕輕貼上自己的臉:“嬤嬤說,我長得有點象祖母。祖母是真正的美人。”

  老人憐愛地摩挲著孫女年輕的面龐:“象你母親,也象你父親。你比我年輕時漂亮多了。我早就對哈爾濟朗說過,他長大只能娶大漠第二美人,沒人能美過他妹妹。”

  嬤嬤聞聲進來,扶起老人,在背後放了一個大墊子,使她能直起上身說話。

  怡安接過侍女送進來的粥碗,試了試溫度,舀起一勺,笑道:“這粥是按母親家鄉的法子熬的,聽說很養人,祖母你嘗嘗。”

  老人吃下一口,點點頭:“你母親給我熬過,一樣的味道,很好吃。”想起從前,老人露出回憶的笑容:“熬粥是個費心思的活兒。你父親喝不慣粥,你母親一直不知道,還以為他喜歡。因為每次你母親熬了粥,遞給他一碗,他總是第一個吃完。你母親常常要分神與人說話或者轉身照看你們,你父親就趁機悄悄地倒掉一大半,然後當著你母親的面快快地把剩下的那點吃完。他動作很快,從來沒有被你母親抓住,也沒人說給她聽。後來有一次,哈爾濟朗有樣學樣,可惜不夠利索,被你母親逮個正著……”

  嬤嬤帶著侍女們退了出去,留下祖孫倆慢慢敘話,想到好多年都沒見哈敦這麽好的精神興致,不知該高興還是該擔心,想了想,命人去把宮廷醫生和博克塞裏最好的大夫都請來。

  大夫還沒到,卻來了一位令人意外又在意料之中的貴人,噶爾丹策零。

  嬤嬤小心翼翼地稟報:“哈敦,二王子來了,就在門外。”

  病榻上的老人話頭一頓,慢慢收斂起慈和的笑容,表情變得冷硬:“我知道了。路上辛苦,讓他先去休息。我想多與怡安說說話。”

  嬤嬤似乎有些為難,但沒再說什麽,答應著退到一邊。

  老人默默出了會兒神,眼神越來越悲傷,幹涸的眼眶漸漸溢出淚水,像是突然間回神想起了面前的孫女,一把握住她的:“怡安,你要好好活著。不管發生什麽事,不管在哪裏,都要好好活著。為了你父親和你母親,好好的活下去。你們活著,他們就活著。將來,見到你哥哥,也要這麽告訴他。”

  方才那一刻,怡安突然了解——沒有人告訴她,但祖母早已察知實情。隱忍悲傷了許多年,就是為了見她一面,告訴她這些話嗎?這番話是什麽意思?她是否知道母親和哥哥的下落?難道母親——

  察覺到她的懷疑猜想,老人鎮定下來,微笑著拍拍她的手:“別多想。你只要照著自己的心去做,佛主會保佑你的。”

  想起什麽,老人從枕下取出一個檀木盒子,拿出一個白玉雕刻的護身符,顫巍巍地支起身子為她戴上:“請活佛念經開光過的,那年接回來得晚了,你們已經出發。放在佛龕前供了十二年。你好好戴著,別丟了。”端詳了一下點點頭,滿意地笑道:“這下好了,我可以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