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茶淡飯(第3/7頁)

  “如此,有勞費心了!”四阿哥笑眯眯地接招。

  別的不說,楚言對香椿炒雞蛋還是抱有很大希望的,一見上桌,急不可待地夾了一筷子放進嘴裏,一張小臉立刻皺成了苦瓜,輕聲抱怨道:“這是香椿,還是臭椿?”

  十三阿哥本來也夾起了一筷子,一聽這話,連忙放了回去。

  四阿哥一臉好笑:“香椿也是春天才下的,這是他們摘下來用鹽漬了再曬幹的香椿,自然比不上新鮮的好吃。”

  結果,楚言嘗了一筷子十三阿哥的蕎麥面,掰著吃了一點窩頭和煎餅,喝了半碗粥就說飽了。四阿哥存心逗她,每樣都問她滋味如何。

  楚言洋相出得多了,也不在乎,小心避過當地人的耳目,一樣樣小聲批評過來:“蕎麥面太苦太澀,應多放點糖油或者雞蛋。窩頭裏該放冰糖桂花才香甜。煎餅上面該攤個雞蛋。粥裏要加點蜂蜜或者桂花糖。”

  四阿哥聽得直笑,一根指頭點著她,對十三阿哥嘆道:“聽聽這位大小姐的話!照她的意思,幾成的百姓吃得起飯?知道麽,能有這些就算好的了,你沒見過逃難逃荒的百姓,知道他們吃的什麽?”

  楚言不服氣地撇撇嘴:“野菜樹根觀音土,還有易子而食的事兒,對吧?賑災的粥稀得照得出人影,是吧?這些都是上位者犯了錯,連累老百姓受苦。治理國家是你們這些王孫公侯官吏應盡的職責,不能讓天下老百姓都吃好穿好,就是你們沒盡力沒本事!”

  四阿哥和十三阿哥都是一愣,半天,四阿哥點點頭:“這話也有些道理。原來,皇阿瑪也算沒本事的。”

  楚言發現自己說錯了話,急得臉紅,忿忿地咬住了唇。

  十三阿哥連忙悄悄拉她,湊過來勸道:“別怕,我和四哥都不會說出去。就算皇阿瑪聽見,也不會怪你,只怕還要誇你說得有理呢!”

  楚言總覺得這兩天康熙和太子之間有些不對勁,不知是不是吵過架了,康熙有些故意冷淡,太子有點刻意討好。四阿哥整天不見人影,只有十三阿哥一切如常。反正這家子,老的小的,心眼都比她多,用不著她來瞎操心,楚言耳不旁聽,目不斜視,乖乖地作她的放誦機。

  這日,康熙的日程安排得很滿,就放了她和十三阿哥的假,由著他們出門瞎逛一天。

  德州的街市與通州相比,也並沒什麽特別。這個時代商品的種類很少,大同小異,不講究裝潢。她原就不是特別愛逛街的人,溜達了半條街,漸漸沒了興致,盤算著要不要去考察一下特殊產業。今天四阿哥沒有一起來,十三阿哥應該不難搞定。

  聽她說逛街逛煩了,問有沒有好玩的去處,十三阿哥有些犯難,他剛剛成年,尚未建府,也沒什麽機會脫離管束在外面玩鬧,對於市井的了解沒比她多多少。想了想,打了個手勢,離開一段距離暗中保護他們的侍衛中,有一個連忙靠了過來,交頭接耳了幾句。

  十三阿哥沉吟了一下,覺得不太合意,卻也想不出更好的答案,正要對楚言說什麽,不遠的巷子口喧鬧起來。

  女人百無聊賴的時候,就會特別八卦。楚言也不例外,踮著腳伸著脖子看了一陣子,什麽也沒看見,只聽見叱喝聲,哭聲,哀求聲,砸東西聲,隨手拉住路過的一位大娘,問出了什麽事。

  “還能出什麽事?劉二麻子又在討賬唄!”大娘神情平淡中帶著一絲憤恨。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就算是高利貸,也是自己當初願意借的。楚言的邏輯就是如此,了然地點點頭,不以為意。

  大娘似乎有些被她的漠然激怒了,上下打量了他們幾人一番:“公子和姑娘是外鄉人吧?你們不知道,這劉二麻子放債跟別人不一樣,你不去找他借,他還要逼你向他借,就等著你還不上,好上你家裏搶東西搶人。”

  楚言奇道:“他既已名聲在外,還能逼人向他借錢?倒也是個異數!怎麽做到的?”

  “怎麽做到?還不是靠著權勢,靠著有大官相護?”大娘忿忿答道。

  十三阿哥忍不住問:“是誰護著他?”

  大娘剛要回答,她老伴已經走過來,一把拉了她就走,嘴裏嘟囔著:“快跟我回家!少惹事!你這張嘴就是缺個把門的,也不看看該說不該說,小心惹禍上身,也害了人家。”

  楚言和十三阿哥對視一眼,吐了吐舌頭:“這個劉二麻子這麽厲害?咱們惹還是不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