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我也很想他(第3/4頁)

他跟她說話,一般是代發試卷。“辛意田”,他喊著她的名字,然後走過來把試卷放到她桌上。她總是低頭,從沒有說過謝謝。後來到了高中,兩人同桌,不到萬不得已,她也很少主動開口。

她的心情他從不知道,她也沒有想過要讓他知道。

高三開學第一天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她感覺木木的。好長一段時間還是以為只要她一轉頭,就可以看見他坐在她旁邊。她的鄰座空了很久,一直沒有人搬過來,她很寂寞。她有時候會趴在桌子上,看著左手邊空空如也的座位,一個人跟空氣說話,“嗨,你在那邊過的好不好?要不要每天都考試?你每天都吃什麽?還是什麽都不吃……”聽到窗外梧桐樹沙沙的一陣響,如同天堂裏他的回應,她滿意了,重新埋首題海。

奇跡般她竟然考上了上大,這讓所有人大跌眼鏡。她覺得她之所以如此幸運是因為他的在天之靈暗中幫助她。上了大學,她開始知道心裏的想法要通過語言表達出來才能讓別人明白。她交了一些朋友,和何真的友誼一直保持到現在。她變得活潑開朗起來,想起他的次數越來越少。

直到她決定去應聘謝得的家教。一種隱秘的好奇心使得她想知道跟他有著最親密的血緣關系的弟弟是什麽樣子。

她見到謝得的第一眼,仿佛又看到了他。而那一年,謝得剛剛十六歲。

大學畢業,她去了法國留學,並且留在那裏工作了兩年多的時間。她在國外學到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幽默——生活跟你開玩笑,你何妨幽她一默。

正是她的這種積極的態度吸引了魏先,他開始追求她。她放棄法國的一切,隨他一起回國。他們準備結婚。

辛意田頭一次這麽完整地回顧著自己前三分之一的人生。人生一些重大的轉折點,比如高考,比如大學畢業典禮,比如拿到留學簽證,她已經想不起來當時具體的情形,只有一個大概的印象;然而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她從不曾刻意記在心上,回憶起來卻歷歷在目,細節一次比一次清晰完善。

她打電話給魏先,問他中學時代有沒有暗戀的對象。魏先支支吾吾不肯說。凡是男人都不會把這種事情告訴自己的未婚妻,那將是兩人婚後每一次吵架的催化劑。辛意田察覺到自己的強人所難,笑說:“你不問我有沒有?”

魏先表現的很豁達,“得了,年輕時候誰沒有一兩個性幻想對象。”

辛意田笑罵他下流,“我呸——,跟你的性幻想對象睡覺去吧!”

辛媽媽打電話埋怨女兒,說她人在上臨也不來看自己。辛意田再不願意去沈家也只得說:“好好好,這周末就去,這周末就去。”

周末去沈家的路上她買了一些熟食,免得大熱天母親一個人還要燒那麽多的菜。她怕熱,一大早就去了,偌大的沈家很安靜。辛媽媽坐在院子裏的葡萄架下擇韭菜,旁邊放著一輛嬰兒車。七個月大的琪琪乖乖坐在那裏,手裏拿著一個撥浪鼓,時不時搖兩下。辛媽媽提過女兒手裏的袋子,看了一眼,責備道:“買這麽多菜幹什麽?外面的又貴又不好。”

辛意田以一句“我想吃啊”堵住了母親的嘮叨,陪母親坐在樹下擇菜、聊家常。辛媽媽問她房子裝修的怎麽樣,結婚準備的如何,請客名單定了沒有了,喜酒在哪裏擺等等。辛意田忙說:“媽,還早著呢,這才幾月份。”

“你們也該準備了。對了,魏先怎麽沒有來?”

“他這段時間接了個活兒,特別忙,天天加班,飯都顧不上吃。”她打電話給他,十次有八次說是在公司。她很是心疼,心想等他忙過這一段,她抽個空回一趟北京看他。

“年輕人忙是好事,不過再忙也要注意身體。”辛媽媽很中意魏先這個女婿,叮囑辛意田好好照顧他,又從屋裏拿了一個信封出來,遞給女兒,“這個你拿著。”辛意田打開一看是一張存折,裏面估計是母親一輩子的積蓄,忙還給母親,“媽,你也太小看你女兒了,我不缺錢。”

“你這孩子,讓你拿著你就拿著,你們倆再湊點錢買輛車。”辛媽媽硬是往女兒手裏塞。

辛意田擡頭正色說:“媽,這錢我不能要。你也不能嫁個女兒就把自己的棺材本賠進去啊。”說完她笑了一笑,擠眉弄眼說:“再說了,你女兒比你想象中有錢,買輛車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兒。”

她煩惱的不是買不買得起的問題,而是要不要因為照顧魏家親友的虛榮心自己掏錢去買一輛看起來並不實用的車子。北京糟糕的交通狀況,出了名的難停車,還有一漲再漲的油價,她認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是更明智的選擇,況且又響應了政府的號召——“低碳出行,綠色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