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冊 第四章 吐珠於澤(第5/5頁)

錦素道:“他們一早就被趕走了,如今只剩了我和若蘭若葵了。”

我環顧一周,只見書案上,兩支玳瑁狼毫筆蘸飽了墨擱在筆山上。宣紙攤著,以青瓷雕花鎮紙壓住,如蒼白喜悅的生命運亟待填滿。大瓷缸裏插著數卷字畫,旁邊掉落著一幅字帖。若不是外間的哭鬧之聲,一切都那麽靜謐美好。顯然李瑞知道錦素是女官,並沒有為難。

我心中一寬,拾起地上的字帖:“軟禁霽清軒,至少衣食無憂,比掖庭獄好得多了。陛下一日沒有回宮,這事便一天不能定論,還請妹妹寬心。”

錦素澹然道:“無所謂寬不寬心。我要做的事情已做完,便是明日赴死,也毫無怨言。姐姐不要為我擔憂。”

錦素一向單純柔弱,我視她如玉樞一般。見她臨死不畏,我雖不明所以,但總是為她高興的。只聽她接著道:“姐姐可知,這一生中最令我欣慰的是什麽?”

“什麽?”

錦素微笑道:“與姐姐的情義能善始善終,是我一生中最欣慰的事。”

善始善終,我當得起麽?忙寬慰道:“咱們的情義還長,遠未到終。”

錦素道:“姐妹分別在即,我沒什麽留給姐姐的,唯有寫一幅字贈予姐姐。”說罷走到書案前,舉手一揮而就,是間架均勻、筆致渾圓的顏體。

錦素微笑道:“姐姐是女中君子,一生躬行仁道,姐姐又喜愛顏體,這一句‘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18]贈予姐姐。任重而道遠,望姐姐多多珍重。”

我鼻子一酸,垂淚不已。錦素輕輕在我耳邊道:“我還有一件事情要告訴姐姐。我不喜歡貴妃的賜婚,是因為我己心有所屬。”

我木然道:“是誰?”

錦素雙頰酡紅,垂首低低道:“是昌平公。”

我一怔,“你不是說他舉止輕浮,狂浪不端麽?”

錦素搖頭道:“他為國征戰,卻無端降爵,所以疏狂些。這也沒什麽。”

我勉強笑道:“你是幾時喜歡他的?”

錦素閉目凝思片刻,抿嘴笑道:“那一年過年,他往遇喬宮來,尋周貴妃比劍……”她搖搖頭,吟道,“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19]

室中彌漫著難言的傷感與甜蜜,我極力呼吸,每一下都痛徹心扉。

忽聽門外李瑞的聲音道:“朱大人,於大人該去霽清軒了。”

不待我說話,錦素揚聲道:“請大人稍待,這就出來。”說罷緊緊握著我的手道,“今生恐無相見之期,唯願姐姐與世子殿下能夠‘縷縷結青絲,雙雙到白首’[20]。”說罷毅然轉身,打開大門緩步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