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第4/5頁)

酈依靈笑了笑:“誰敢。”

簡短兩個字,氣勢十足,令人不由刮目。

糧草一萬五千石,除了謝令鳶她們一路敲詐的,還有酈家自己捐的。負責清點的官差很是感動。前些日子,督糧參軍何賜學把全並州的鄉紳豪族勒索了一遍,這件事在並州傳開,成軒然大波,褒貶不一。如今酈家這樣慷慨的世族,委實不多見。

交接手續完畢後,酈依靈畫了押,隨口問道:“這些夠麽?你們準備送去哪裏?”

“遲遲等不來你們,前些日子沒辦法,何參軍就出城,去征了些現糧,所以朔方城內暫時是夠了。”那官差笑了起來,具體數額是軍衙機密,他們也不清楚。只聽說有的豪紳交不出現糧來,只好打了欠條,這下連明年的軍餉也不必發愁了。

“所以你們的貨送來,何參軍吩咐咱們轉去高闕塞,柳大將軍那邊。”

酈依君一怔,心頭冒起不翔的預感。

兄妹二人幽幽對視一眼,酈依君輕咳一聲,面色古怪:“那個……是柳不辭大將軍嗎?”

“並州的柳大將軍,只有一個啊,”那官差熱情洋溢道:“就是重挫西魏王子、堅守朔方城門,聲名顯赫,戰功累累的柳不辭!”

酈依君:“……”還真是他啊。一路上聽到零星傳聞,難道要親眼見證了?

那麽問題來了,在長留的時候,他因誤會把柳不辭追著打了一頓,如今自己千裏送糧,送到天水縣就止步不前,這算什麽?認慫嗎?心虛嗎?

那官差見兄妹二人的神色有些一言難盡,他好奇道:“你們從中原來,莫非他的名聲在中原也傳開了?”

安定伯身兼並州刺史,並州別置尚書台的事,被衙門急報長安,普通百姓尚不知情,世家高門裏卻是傳開了,都知道並州有個第二朝廷。

被柳不辭打劫過的那些豪族簡直氣炸,本以為他是哪路的流民帥,誰成想竟然是已故柳賢妃的親戚,你當欽差就安分守己一點好嗎?一路打劫到目的地,這算哪門子的出巡?

但他們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因為這強盜欽差前腳走了沒幾天,一群“京門四姓貴公子”後腳就跟上來,商量好了似的,總能敏銳發現他們的漏洞和壞賬。瞞稅也好、圈地也好,都是朝廷明令禁止的,為了遮醜,他們只能吃下這個啞巴虧,孝敬點錢糧,當是破財免災。

所以,當並州的行台橫空出世,江湖流傳起了柳不辭的傳說,他們心情實在復雜萬分,卻也只能擡頭望天,權當什麽都沒發生過。

酈家從長安聽了這個傳聞時,酈依君兄妹押糧出發已經有不少時日了。酈老太爺單獨把長子召到面前,欲言又止:“小九他們去並州,倘若又見到柳不辭……唉,這孩子可千萬不要再結仇啊。”

酈大老爺一臉劫後余生的表情:“幸好,外甥在信裏說過,不會讓他們到交兵地帶。若無意外,他們甫入並州地界,軍府便會派人去接,待交接過後,孩子們也就回來了。”

可酈老太爺依舊憂心忡忡:“我怕的是,這兩個孩子,不知輕重,不識深淺,擅自闖去困危之地,縱然想護也護不得。”

“……”酈大老爺幹笑一聲,雖然很想安慰父親,卻忽然詞窮——

因為父親說的沒錯,這兄妹倆要是卯上心思,是真有可能做出這種事的。他們自小在長留郡被人慣大,就以為自己本事通天了,一個敢孤身臥底流民營,一個敢帶部曲搗毀流民窩,誰也不比誰省心。

兩個長輩對家中小輩無疑看得很透徹,這兄妹倆是真的沒讓他們省心。譬如此刻,天水縣的官差想借用民夫,幫忙押送糧草,酈依君很爽快地答應了。

“沒有問題。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酈依君嘴角掛著笑,看上去十分光風霽月:“不過這些畢竟是酈家的人,我也該跟去督守他們才是。”

很久未見那個耍詐將他踹下山的柳不辭了,酈依君甚是想念。

“是啊,倘若路上出了狀況,我與兄長也好解決。”酈依靈言辭誠懇真摯,只是雙眼的光有點閃人。她好歹與柳不辭也曾是舊識,“該去瞻仰柳大帥的風采。”

那官差見兄妹二人仗義相助,感動得兩眼幾乎要搓淚花子,連連行禮致意。待民夫趕車上路,士兵整肅軍紀,已經是夜幕降臨。

晚色寂寂,眾人啟程,往高闕塞行去。

*********

本該是夜朗星稀,高闕塞的城頭,卻依舊被濃霧遮蔽。

高曠的空中,一雙織銀長靴踏過磚石,靜無聲息站在城頭最高的塔台上。白衣面具的少年居高臨下靜止而立,山頭北風極大,他巋然不動,俯瞰腳下。

西魏的隨軍祭司跟在他身後,已經隨著走了幾個時辰,幾乎把整個高闕塞的四面塔墻都走遍了。少年神情漠然,祭司也忐忑,直到站住了,才問:“可看得出用的是什麽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