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第2/6頁)

何韻致吃了一口棗泥糕,細嚼慢咽,直到咽下,才開口問:“母親,當皇後不好嗎?”

何夫人矛盾著,眉頭擰起來:“也好,也不好。但哪有那麽簡單,你記得,人走得越高,摔得越重!”

何韻致睜大了眼睛,隨即想通了似的,點點頭:“沒錯。”

“你是聰明的。”何夫人把她帶到懷裏,教道:“你還沒出生的時候,鹹泰十五年,出了樁太子巫蠱案,廢了太子和宋皇後,連帶宋皇後身後的宋氏,都未能幸免,幾百年的鐘鳴鼎食之家,與太-祖有袍澤之誼,說倒就倒。”

何夫人說著,牽起何韻致的手,給她指外面來來往往的丫鬟雜役:“至今宋家還有個嫡脈,在宮裏成了公公呢。天之驕子,也得淪落成外面這些下等人。”

何韻致臉上現出驚恐之色:“那……我姑姑倘若獲罪,會不會也連累何家?”

何夫人點點頭:“會的。”

“如果被連累了,我們何家會被滿門抄斬,或者充入掖庭嗎?”

“會的。”

見何韻致害怕地縮了縮脖子,何夫人又寬慰道:“但是你姑姑很聰明,她入宮十余年了都沒事兒,何家也是因為她,才能發達起來。”

-----

母女的談話漸趨模糊。

入了夜,何韻致的房間燃著一盞小燈,她在床榻上翻來覆去的,卻是失眠了。

如果獲罪,就會變成下等人,從被人伺候的,變成伺候別人的……

何韻致輾轉反側。

謝令鳶感覺,自從何汝岱說了那番話後,何韻致的生活,就開始改變。

她除了明面上學琴棋書畫,詩詞歌賦,還被教著察言觀色,教著各種治人的手段。

何韻致不喜歡學這些,爺爺便時不時給她講那些宮鬥失敗的家族,個個不得善終,以警醒她不得松懈。

流放的、為奴的、腰斬的、連坐滿門的……頂好頂好的那種結局,也是從富貴巔峰一朝淪落庶民,死氣沉沉,沒了光環加身,破落戶兒。

還有落井下石的人,要來踩上一腳,讓你永世也翻不得身才好。連奴才都要來輕賤你……

何韻致便只好去學。

春去春來,時光荏苒。

景祐九年是個慘痛的光景,何府也是一片愁雲慘淡,在這一年,何德妃收養的大皇子被毒死了。何道亨從邊關連上三封奏折,懇請皇帝徹查此事。

何府上下,一邊傷感哀痛著,一邊討論如何趁機逼死酈貴妃,幫何德妃贏得後宮爭鬥。

“倘若謀害皇嗣一事,罪名坐實,陛下也保不得酈貴妃了。”

“正月剛發生了雞鹿塞之變,蘭黨現在跟孫子似的,又有酈貴妃毒死大皇子這件事,他們就算想保,也沒有能力發聲,這是讓貴妃死最好的時機。”

何韻致旁聽著,竟然全都聽懂了。

何家的計劃,是逼二皇子廢為庶人,或者出宮修行,他們再動手腳弄死二皇子。總之爭儲這些年,哪怕大皇子已死,二皇子也決不能繼位。

當然他們還未來得及上書施壓,就得了消息,宮中忽然起了大火,二皇子一夜間葬身火海。

何家也疑心過,派宮中的內線打探,都說是死了,屍體搬出來的時候,燒得焦黑,蜷縮著,看起來怪可憐的。

何德妃又收養了三皇子,已經沒有任何妃嬪,能動搖得了她的地位,至此,何家終於是放心了。

這段回憶,謝令鳶瞟了酈清悟一眼,他的神色不復往日的平靜,似乎也想到了什麽,有點傷感和復雜,似乎心裏竭力壓著了。

轉眼到了景祐十一年,何韻致十歲大了,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何夫人帶她去參加京城其他府上辦的宴會,她總能一枝獨秀,人人都知道這是何家的小姐,紛紛贊許她。

坦然受著別家小姐的尊敬艷羨,何韻致已經心安理得。她比別人好才是應該的,別人若不敬畏她,就是她們的錯。

回到府上,她還會旁聽祖父大伯他們的軍國大事,因為她將來是要送入宮中做皇後的,所以何家在政治大事上,並不瞞她,甚至偶爾還要考問她。

“陛下已是大漸之際,等不得多少時日了,韻致,你說說,日後你姑姑當了太後,對我們何家威脅最大的,是誰?”

何韻致想了想:“是奉國公,雲中韋氏。他們權勢太盛,諸臣無人出其右。”

何汝岱欣慰地一笑,臉上的褶皺都仿佛盛開起來。

“若不盡快打壓韋氏,日後三皇子登基,少不得要被承恩郡公左右。你說說,要怎麽才能除掉韋氏?”

這次何韻致想了很久,犯難地搖了搖頭。

她畢竟還是太小了。

何汝岱就耐心教她:“宮中已經查出了毒死大皇子的真兇,不是酈貴妃,也不是孫淑妃,而是韋昭儀——韋晴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