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紅塵多有不平事

秋風蕭瑟,木脫蟲吟。

距那黑日血月的天地異象,已過去數日,玉京城中也恢復往昔繁盛。

紅塵之事,便是如此。

百姓睜眼,便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天大的事,日子也總還要過。

當然,那茶館酒肆、市井青樓之間,各種流言也不免開始泛濫。

天子失德、大災征兆……說什麽的都有。

但在巡城密探將幾個倒黴鬼投入大獄後,也沒人再敢多言。

……

城南,通政坊。

六扇門雖隸屬刑部,但因多與江湖中人打交道,所以並未安排在衙門集中的北城。

那邊緊挨著皇城,有些江湖之人膽大包天,若是驚擾了皇親國戚,總是不美。

但畢竟是刑部之衙,三百年的古建屢次修葺,顯得巍峨莊嚴,氣度雄渾。

黃墻紅瓦,如烈日曝曬之色。

屋檐鬥拱,猶若騰空欲飛之態。

後廳內,六扇門總捕頭郭安正品著香茗,姿態悠閑,卻難掩眉語間疲憊之色。

他身形高大,黑發白鬢,五官方正,以行事滴水不漏著稱,深得大梁皇帝趙冕信任。

就在這時,兩名捕頭快步走進門。

一個是面相憨厚的王捕頭。

另一人,則灰發獨眼,五官陰鷙。

“大人,已打探清楚了。”

獨眼捕頭沉聲拱手道:“幽州那邊江湖人士聚集,皆因有傳聞,昔日武林聖地玄都觀忽然現身,屬下已派了探子前往。”

“玄都觀?”

郭安眉頭微皺,“三百年前,聖皇一統九州,封玄都觀為護國大教,但這幫老道不識擡舉,隱入深山,如今突然現身,怕是不簡單。”

獨眼捕頭點頭道:“屬下親自去一趟?”

“不用,免得打草驚蛇。”

郭安擺了擺手,“眼下京城人手緊缺,又出了黑日血月異象,難免有人趁機作祟,過了這段時間再說。”

“霍鋒,你資歷已夠,這事盯著點,等風波平息,我會向司徒大人申請,讓你補上金牌神捕的位子。”

“多謝大人。”

獨眼捕頭壓著心中激動,拱手致謝。

郭安點了點頭,又望向王捕頭,詢問道:“張彪呢,有沒有跑去李府生事?”

王捕頭連忙笑道:“我去瞧過,這幾日都在家閉門練武,老實得很。”

“這小子,腦子靈活,是辦案的一把好手,就是偶爾愛犯渾。”

郭安搖頭沉聲道:“少年熱血,也情有可原,看在他爹的份上,這次便不再追究。”

“眼下京城局面,你們也曉得,稍有差池,便是萬劫不復。”

“你多看著點他,若有下次,絕不姑息!”

王捕頭連忙賠笑,“大人放心,那小子知錯了。”

……

城西,懷仁坊。

玉京城商貿繁華,除去東西兩市乃大宗商品交易之地,不少坊市也各具特色,成為行業匯聚之地。

像是集賢坊的墳典行、興業坊的酒、豐邑坊的喪葬棺材……在京中皆名聲響亮。

懷仁坊,便是藥堂匯聚之地。

無論南北地道藥材,還是海中鯨香、山中虎骨……都能在這個地方找到。

坊東,仁心堂。

“人參十錢、白術十錢、茯神十錢……”

坐館大夫再次核對一番後,眉頭微皺道:“這位先生,我看你這方子有點像九珍湯,但怎麽還加了些伸筋透骨之藥?老朽可從未見過這麽用的……”

張彪笑道:“大夫放心,盡管抓便是,方子自用,不會找你麻煩。”

“嗯,好吧。”

大夫搖頭,將方子遞給了夥計。

他沒少見過這種人,自以為得了什麽秘方,多加隱藏,但岐黃之術在於因病施治,同一症狀或許就有不同病因。

再好的方子不對症,也是毒藥。

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也懶得說。

張彪自然更不會多嘴。

這是《三陽經》上記載的方子,其實是用來制作藥膳,燉虎骨雞湯,大補氣血。

煉氣之法可沒那麽簡單。

即便按他推測,這天地間將要靈氣復蘇,也不是凡胎肉體可以承受。

否則那會喘氣的,豈不是都能修煉?

煉氣之法,首先要自身氣血充盈。

內煉五臟,外食奇珍,壯大宗氣,通行三焦,以六經為川,腸胃為海,才能漸漸以後天引動先天。

直接修煉,怕是會爆體而亡。

抓了藥,張彪便匆匆往家趕。

一個神秘的世界已若隱若現,有著無窮吸引力,其他事情都被他拋到腦後。

回到安貞坊家中,當即起鍋燉湯。

虎骨為主,雞湯調和,足足燉了三個時辰後,才趁著余溫放下藥材,小火熬燉。

這一折騰,便到了下午。

熬好的湯藥呈血紅色,隱約有些腥膻,粘稠猶如果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