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三陽經出煉氣血

天光微熹,涼風送爽。

永安門城樓之上,翰林承旨陸遠望著遠處朝陽,摸了把額頭冷汗,差點哭出來。

黑日紅月齊現,血染江山。

史書上從未記載這種詭異天象,昨夜從皇宮內院,到三省六部,沒一人能睡得著。

護佑京城的幾支部隊被連夜調集,禦林軍緊守宮門,金吾衛徹夜巡邏,就怕出什麽亂子。

聽聞皇宮內,聖人砸了自己最心愛的玉杯,連李貴人都遭到了訓斥。

誰都知道,在各地吹捧熙攘盛世之時,出現這種天象,對那自負的皇上,是多大的打擊。

還好,今日太陽照常升起,布德澤而耀四方,與平日並無兩樣。

總算過去了……

否則,是真的會死人!

陸遠整了整衣冠,來到門樓前,望著下方軍士和官員,緩緩攤開詔書,朗聲道:

“禦筆奉安:

朕聞昨日,兩度有日月為之變幻,日蝕耀玉京,赤血染天穹,人無不驚,民無不憂。朕心何堪,情何以堪?

朕本欲究其原因,歷時推算,始悟舊年之罪,而今因天象之變,警醒朕心,夜不能寐,反思皇極,故特下罪己詔一則,以自警戒,以慰百姓之心……”

沒錯,皇帝下了罪己詔。

經歷前所未見的詭異天象,大梁皇帝趙冕下了平生第一封罪己詔。

下方的官員們都松了口氣。

這封罪己詔,代表事情已經過去。

朝堂之兇險,沒人敢大意。

此事如果沒有個說法,民間會謠言四起,官員會借機互相攻訐,皇帝說不定也會遷怒他人……

到時人頭滾滾,說不定就有自己的一顆。

這封罪己詔的用意也很明確。

皇上,自然是不會錯。

但若有人敢拿此事做文章,

那便是大錯特錯!

連同罪己詔的,是一連串恩賞:大赦天下、各州酌情減免稅賦一年……

隨後,軍事管制也被解除。

各坊市大門緩緩打開,百姓們雖驚慌未定,但日子總要繼續,玉京城也漸漸恢復喧囂……

……

嗯!

伴著劇烈頭痛,張彪睜開雙眼。

他倒在地上,感受著身後冰涼,傻呆呆望著舊木房梁,腦中一片空白,好半天才緩過勁來。

“娘得,大意了……”

舔了舔幹燥的嘴唇,前世一些久遠的記憶湧上心頭。

這靈視之眼,可是有副作用。

一是消耗精力,若過度使用便會陷入昏迷。

二是等級壓制,在前世那個遊戲中,看到不可名狀的古神,不僅得不到信息,甚至還會直接瘋狂。

但在遊戲中,有恢復精力的藥水,再加上能讀档存档,哪會在意這些。

今後使用,還是要小心為妙。

張彪掙紮地爬了起來,端起桌上水壺,咚咚咚灌了一大口,才覺得頭痛稍微緩解。

隨後,他看向桌上的《三陽經》。

昨晚雖然遭了罪,但也有收獲。

看向這本家傳秘籍,腦中信息頓時湧現:

《三陽經》(黃級二品)

1:這是本古老的書籍,用了煉丹師的特殊藥劑處理,可千年不腐。

2:古老的傳承,已淹沒在歷史塵埃中,那些恐懼、黑暗與鮮血,也徹底被人遺忘。

3:它,在渴望鮮血……

果然有秘密!

張彪只覺口幹舌燥,再次狠狠灌了口水,將這《三陽經》小心打開。

入眼,便是熟悉的經文: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這經文,張彪早已背得滾瓜爛熟。

無非是修身養性之道,但修心一事說來容易,做起來卻難如登天。

他細細摩挲著秘籍材質。

質地堅韌,微微泛黃,能夠維持數百年不腐,也不知用的什麽藥水。

這是張家一門傳家寶,無論戰亂還是流落江湖,都小心保存,卻也讓其中秘密不為人所知。

想到這兒,張彪毫不猶豫咬破指尖,沿著書頁仔細擦拭。

他可不會傻到認為這本書,是能滴血認主的寶貝,多半是用了特殊方法隱藏信息。

果然,首頁經文之間,出現了微小字跡:

“三陽者,精氣神三寶之火也……”

是真正的《三陽經》!

張彪強忍著激動,將秘籍盡數藏起,出了院子來到鄰舍,敲門道:“周叔,在家嗎?”

“是張捕頭,您……”

“哈哈沒事,今日休養,買幾只雞解解口饞。”

“行行,我給您抓。”

鄰居周老爹是個苦命的老實疙瘩,老妻得了肺癆去世,兒子服徭役時又砸斷了腿。

一家人無以為業,便在家中搭了牲口棚,養豬喂雞,弄的臭氣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