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鹹陽移不動,那就移朝廷!(第2/3頁)

“州下郡縣,同樣有此官職。”

“如此,一司出事,也不至於累及其他官司,地方也能始終保持穩定,若是地方有事,也可直接上報州治,由州治直接下令處理。”

“而後上報朝堂。”

“畢竟州治官員,本就是朝堂官員的一員,自有如此便宜職權。”

“同時。”

扶蘇神色微凝。

遲疑了一下後,又繼續道:“朝堂的三公九卿依舊保留,職權範圍則進一步細化,相較於下面的官署,三公九卿則能下司幾個大官署,職權並不在有具體限制。”

“且對其他官署有協調作用。”

說完。

扶蘇笑呵呵道:“這只是朕的一些粗淺想法,並不怎麽成熟,還需要再三的推敲,愛卿也可去幫朕想想,能否有更好的辦法。”

聽著扶蘇的話,百官只感覺心臟被狠狠抓了一下,有點難以呼吸,如今扶蘇話語結束,這才能呼吸幾口。

只是腦海回想的都是扶蘇的話。

扶蘇在收權!

雖然扶蘇字裏行間說的都是在放權,朝堂放棄一些控制權,實則放棄的那些根本無足輕重。

一旦真按扶蘇所說,丞相的職權,無疑會大為縮水,因為本屬於丞相的職權會被分走部分,其他九卿的職權增加了。

看似職權範圍不再受限,那也意味著過去的九卿職權,也要重新劃分,誰分的多,誰分得少,就要看臣子自己暗自博弈了。

九卿的排序也將大變。

最終暗中的爭鬥也會更加嚴峻,甚至是殘酷。

至於地方則極大收權。

過去地方的治理權,其實是很寬松的,不然項梁、魏咎、張良等六國余孽如何能一直藏匿?甚至為地方官員的座上客。

但‘朝堂’下移,設立州治,郡縣的自治權可就要大幅縮減了,一切都在朝堂的眼皮子底下。

安敢在惹事生非?

此外。

職權的細分,職能的具化,在朝堂跟州郡縣都有體現,那也意味著過去郡守、縣令、縣長,一言堂的時代結束了。

地方治理變成了雙重領導。

既要受到地方主官的領導,還要受到直屬上司的領導,對於地方的權勢可謂是極大的收緊。

更徹底的集權中央。

所謂州治,就是朝堂在地方的分身,代朝堂管理地方,無諸侯之實,卻兼具了諸侯之職能。

一念至此。

百官神色極其復雜。

扶蘇這那是沒有考慮周全啊,分明是早就考慮好了,如今只不過是找個借口向他們說出來罷了。

出於私心。

他們大多數人是不希望朝堂大動的,一旦朝堂大動,誰也不知,最終會變成何樣,誰也不知最終自己會不會被陛下拋棄。

變數太多太大了。

但現在他們不支持又能如何?

如今的扶蘇,早已不是當初了,在天下威望極高,尤其是在關中,而之前又通過事務府,培養了不少的官員,天下不知多少官吏,從扶蘇推行的‘士官轉職’中獲益。

關東動亂的五年。

關東不知多少黔首,通過斬獲軍功繼而進入到了軍官學院,繼而在地方獲得了官職。

這些人都是站在扶蘇身後的。

唯一讓他們安心的事,扶蘇並沒有想著直接上馬,只是提前說了出來,而這明顯是放了一個台階,讓他們去下,讓他們去同意。

所謂的下去思索,便是扶蘇給的要價機會,這不是給的一種體面的下場,若是當真有人反對。

殿外的繚可、華寄可不是擺設。

扶蘇這是吃定了他們,根本就不是商量,而是通知,他們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

沒得選擇!

百官神色復雜的看著扶蘇,心中暗嘆不已,現在的扶蘇,在沉寂了幾年之後,再度亮出了獠牙。

這一亮,就勢在動朝堂制度。

扶蘇端坐其上。

神色清冷的注視著下方百官。

他沒有再說話,現在需要百官好好消化一下自己前面說的話。

他相信。

百官能理解自己的難處跟擔憂。

殿下。

蒙恬垂首。

讓人看不清情緒變化,始終是一副泰山崩於前,而喜怒不形於色的模樣。

一旁的馮去疾臉色變了又變,最終沉沉的嘆息一聲,眼中難掩愁思跟凝重。

張蒼眼觀鼻、鼻觀心,一副事不關己模樣,他可不想摻和進去,若是讓人以為這是自己給扶蘇提的建議,只怕自己又要白遭不少的針對。

而且……

他剛才深思了一下,不得不承認,扶蘇的做法是極對的,極大的提高了中央集權,還削弱了相權,更要緊的是,避免了分封制下私兵私官的存在,真正做到了集權中央。

雖然州治會分走一些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