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七國論!(上)

“更法。”嵇恒輕語一聲,臉上露出一抹笑意。

“先生為何發笑?”扶蘇好奇道。

嵇恒搖搖頭,淡淡道:“我笑的是始皇終究還是反應過來了,或者說終於再度下定了決心,大秦立國之後,始皇曾一度陷入到自我遲疑,態度反復,繼而大政方面多有偏失,眼下重新定下神來,卻是殊為不易。”

“對於更法你其實當有所理解。”

“也的確是你猜測中的更法,便是《商鞅書》中的《更法篇》。”

“至於《商鞅書·更法》裏面的內容,你其實比我看的更多,我也就不多贅述了。”

“更法更法,重點在更!”

“何以更法?”

“便在於天下需要做出改變,所以才要順天應時進行變更。”

“如此回復,你恐不甚理解。”

“也罷。”

“我便將此事拆開細說一番,簡單的引經據典,你其實並不太容易理解,我便以七國為例,為你拆解一二更法的重要及更法的意義,還有便是更法的必要性。”

“對於六國滅亡,天下大體有這幾種說法。”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還有說六國是亡於戰略失誤,認為六國為爭小利互相殘殺,致使秦國多去韓魏占據中原腹心,使得六國沒有抗秦基礎而滅亡。”

“還有歸結於是六國沒有堅持蘇秦開創的合縱抗秦之道。”

“諸多說法,實則都是表層。”

“在我看來。”

“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而日後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內因才是各自覆滅的根本。”

“而‘變法’則是貫穿整個戰國時期。”

“也是六國滅亡之根本。”

扶蘇心神一凜。

他正襟危坐,目不斜視,安靜等著嵇恒講解。

他知道。

嵇恒今日的這番見解,恐才是始皇傳回‘更法’二字的真正意圖。

他又豈敢生出半點疏忽怠慢?

嵇恒負手而立,淡淡道:“韓國盛於變法,同樣亡於變法。”

“韓國以忠直族群而聞名天下,卻又以術治亡國,實乃天下異數也。”

“在此之前,你需明白一件事,戰國大爭之世,一國主體族群之風習,對國人國風有著決定性的影響,而韓國在戰國之初,卻是與後期韓國有著截然不同的風貌,戰國之初,韓國有著強勁的擴張活力。”

“潁川、南陽,夏人之居也,政尚忠樸,猶又先王治遺風。潁川敦厚……南陽任俠。故,至今謂之夏人。”

“戰國初的韓國是以三代中的夏人自居的。”

“也是一個忠直族群。”

“然大政之世,魏國率先完成變法,隨著李悝變法後,魏國的迅速強大,而三晉相鄰,當此之時,魏國多次攻打趙韓,三晉沖突驟然加劇,再此之時,韓國主動求變,因而有了世人皆知的申不害變法。”

“申不害是法家術派名士,也是術治派的開創者。”

說到這。

嵇恒有意停頓了一下,隨後才繼續道:“術治之所以能歸於法家,原因在申不害的術治以承認國法為前提,以力行變法為己任,然術治派真的是法家嗎?”

“當是非也。”

“當時術治只是為天下士人看做法家而已。”

“究其實,術治派與當時真正的法家主流商鞅,兩者有著尖銳沖突與重大分歧。”

“分歧之根本。”

“法家主流主張唯法是從,術治派主張以實現術治為變法核心。”

“術治者何?”

“督察臣下之法也。”

“即是整肅吏治並保持吏治清明而方法手段也。”

“所以名之以‘術’。”

“就實而言,術治的理念根基發自吏治的腐敗與難以查究,且認定吏治清明是國家富強民眾安定的根本,如此理念並無不當。”

“然此間要害便是術治變法後出現了扭曲變形。”

聞言。

扶蘇臉色微微一變。

他過去也對術治嗤之以鼻,認為術治不過是陰謀算計。

而今聽到嵇恒如此評價,也是當即明白過來,自己憎惡的非是術治,而是術治下的扭曲變形。

嵇恒淡淡道:“申不害在韓國主張近二十年,在這二十年間,韓國術治大大膨脹,依靠種種秘密手段,查核官吏的權術,在這二十年間迅速擴張為彌漫整個韓國朝野的惡風。”

“由是日久。”

“君臣爾虞我詐,官場勾心鬥角,上下互相窺視,朝野上下人人自危個個不寧,在如此情況下,豈能有心務實正幹?”

“在這幾十年間,韓國本有利於凝聚人心,激勵士氣奮發有為的可貴品格,都在這幾十年間的權術之風下惡化為老實無能而終遭唾棄,所有的卑鄙齷齪的手段技巧,都被權術之風推崇為精明能事,所有大義節操赴險救難的大智大勇,都被權術之風矮化為迂腐迂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