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政治分野!(第2/3頁)

“在這兩次爭鋒下,丞相王綰輸了,自此從朝堂退下。”

“與此同時,一批老臣也跟著告退,只不過明面上更像是儒家遭難,而根本其實是政見分歧。”

“眼下則是第三次。”

提及這次,張蒼神色微異,他有些不確定道:“這次的廷議,其實有些突然,甚至是有些突兀的,就陛下這些年的舉措來看,陛下其實根本就沒有想過引起這次紛爭,而且也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大秦這些年一直推崇的是‘以正刑德’為應對災異為首要任務,同時又不廢祭祀,維持對天的敬畏,眼下大秦選擇的道路,沒有出現任何問題,根本就不到改變的時候,朝廷也完全不用這麽大動幹戈。”

“只需按過去的做法做即可。”

“但這次陛下卻一反常態,不僅主動把事情挑了出來,還直接挑到了明面,仿佛要改變當前穩定的狀況,這實在有些怪異。”

張蒼撓撓頭。

他其實是有些沒想明白的。

他能察覺到,大秦選擇的道路是有問題的,但眼下根本就沒到那個地步,更沒到那種迫在眉睫的危及,何況大秦現在需處理的棘手事這麽多,根本沒必要再挑起新的問題。

他反正沒想明白。

他這幾天想了很久,最終只找到一個合理解釋。

就是陛下急了。

想要在最短時間內,將發現的隱憂徹底解決掉,為儲君掃平一切障礙,只是這種做法實在太過突然,也太過突兀,很容易適得其反,還會引起朝堂再次動蕩,完全得不償失。

難道陛下身體惡化了?

張蒼搖搖頭。

他沒有繼續就此多想。

張蒼平靜道:“無論陛下是何心思,眼下爭議已經挑起,就注定要得出結果,結合前兩次的大爭結果來看,這次恐也不會例外,定會造成朝堂官員的大幅變動。”

“殿下為儲君,身份特殊,一言一行都極具影響。”

“而殿下過去親近以楚系為首的關東勢力,然這些勢力大多是秉持著天命之說的,不過殿下今日在朝堂上卻是對天命一說予以了駁斥,恐會因此遭到這些官員進一步疏遠。”

“這其實對殿下是有所不利的。”

聞言。

扶蘇若有所思。

他已從之前的茫然狀態清醒過來。

他凝重道:“依你之見,陛下究竟是何用意?”

張蒼面露苦笑。

他哪裏能猜得到?

他若是猜得到,也不會戰戰兢兢了。

而這同樣是他困惑的地方。

如果陛下當真是為扶蘇掃平障礙,也決然不該在這時挑起爭執,這豈不是陷扶蘇於兩難?

而且這是政見之分,在政治上是你死我活的鬥爭,這一番操作下來,扶蘇在朝中的話語權,不僅沒有提升,反倒進一步削弱了。

奇哉怪哉!

而且此事一個處理不好,很容易讓朝堂陷入內鬥,這豈不是在自亂陣腳?

他實在想不通。

張蒼道:“陛下深思熟慮,豈是臣下能揣測到的?但既然陛下這麽做,定有陛下的道理,只是苦了我等身處朝堂旋渦,就算想置身事外,恐也做不到了。”

“不過……”

張蒼頓了一下,他警惕的看了看四周,俯身靠近了扶蘇,低聲道:“我這幾日聽說,陛下前幾日出宮了一趟,恐這次的事,跟嵇恒有脫不開的幹系,如果真是如此,想必是有後續的,只是我們短時都要被蒙在鼓中,任由擺布了。”

張蒼滿眼唏噓。

他過去自詡才高八鬥。

但在嵇恒面前,也實在沒脾氣。

他也根本猜不到,想不透嵇恒的心思,更不知嵇恒的算計,反正等到大幕落下,嵇恒的算計往往都得逞了,這也是張蒼最為之欽佩的地方。

聞言。

扶蘇心中微動。

他朝張蒼拱了拱手,感謝道:“扶蘇多謝張禦史提醒,若非張禦史提醒,我恐還沒有將這次的廷議當回事,也恐真就要壞了事。”

“扶蘇感恩。”

張蒼連忙伸手將扶蘇擡起,一臉苦澀道:“臣眼下身上早已被打上了殿下的名號,臣所做的一切,其實也只是為了自保,還請殿下不要治罪。”

聽到張蒼的話,扶蘇臉色略顯尷尬。

張蒼有如今的境遇,跟他有脫不清的關系。

扶蘇輕咳一聲,臉色有些不自然道:“張蒼,這倒是我考慮不周了,不過若真有嵇恒參與,此事應當不會有什麽問題,你姑且可以寬心。”

張蒼點點頭。

隨即。

張蒼似想到了什麽,低聲道:“殿下其實真要注意,因為官山海之事,殿下已經跟一些朝臣起了爭執,眼下又陷入政見之分,局勢漸漸對殿下有所不利了。”

“不過正因是政見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