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以儒之法制儒!(第3/3頁)

扶蘇著眼的不是功賞本身,而是放在了其他地方。

例如這些黔首民戶的子弟上。

這其實是他們過去沒有考慮到的。

而且扶蘇已說的很明白了,此舉一來是減少軍功爵需田宅的情況,二來也是為了加強及深化關中地方律法的推廣跟宣傳,三來也是極力的打壓了儒家對底層的滲透。

而且初等學室跟正常學室是不一樣的。

這些從初等學室出來的人,也僅僅是知曉一些律令,識得了一些文字,但也僅僅如此,若是為吏,依舊只能從最微末做起。

反倒給朝廷提供了不少的底層官吏。

大秦本就官吏欠缺,雖然這些官吏,正常而言是不符合官吏的任選標準的,但相較於關東對秦律的一竅不通,這些從初等學室出來的官吏,至少了解秦律,知道一些秦律。

這顯然比過往的官吏更合適。

不少官員思索了一番,最終將目光看向了李斯。

方才扶蘇已說的很清楚,他之所以能想到這個解決之法,其實是從李斯提到的主意中想到的,因而對於扶蘇的建議,李斯更有話語權。

所有人都在等著李斯開口。

李斯淡淡掃了眼四周,自是清楚這些人的想法。

扶蘇的建議,屬實令他有些驚訝。

甚至有些出乎意料。

他過去的確提及過‘國家之學不能立足’,但並未就此深究,只是想借此打壓儒家,然扶蘇卻舉一反三,就自己的想法更進一步,還提出了更為切實可行的辦法。

這讓李斯心中深感欣慰。

而且扶蘇說的不無道理,儒家之所以能這麽猖獗,就是因為他們對底層影響力一直在,所以才敢這麽有恃無恐,若是朝廷加強了對底層的控制,儒家也將徹底一蹶不振,朝廷也能借此不斷鞏固秦法在天下的影響力。

最終實現天下一治。

不過李斯並未輕易開口,而是在腦海不斷權衡著。

他身為大秦丞相,對朝廷的影響很大,也很容易影響到其他朝臣的判斷,因而自己的言行舉止必須考慮萬全,在一陣沉思後,李斯還是點了點頭。

他認可這個解決之法。

也的確認為這是一個可行之法。

然而就在李斯準備開口時,一旁卻有人提前開口了。

“臣對殿下之法不敢苟同。”

此話猶如一道驚雷,瞬間引得眾人側目,眾人齊刷刷看向發聲處,驚愕萬分的盯著這位枯瘦冷峻的少府。

杜赫對四周的異樣似目光渾然無覺。

他徑直站起身,面色恭敬的作揖道:“臣作為少府,執掌天下錢糧,對殿下之法,有不同意見,也實在不敢輕易贊同。”

“臣鬥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