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大秦需要文治!(第4/6頁)

“潤物細無聲。”

“教化同樣是悄無聲息的。”

“此外。”

“成人的思想早已固定,想改變很是困難,因而教學真正教的是七至十三歲的少年,在幾年時間的潛移默化下,大秦的唯物主義,也將會真正在天下紮根,等到天下人人識字之時,大秦固有的文化,早已在天下根深蒂固。”

“大秦的文治也就徹底功成!”

“非是禮,非是儒。”

“而是法!”

嵇恒的聲音在屋中闖蕩。

四周卻很是靜謐。

嬴政眉頭緊鎖,思索著嵇恒的話。

嵇恒沒有再說。

只是端著酒壺,一口接一口的喝著,他能說的都已說了。

思想的陣地,朝廷不去占領,就會被其他人占領,過去大秦過於注重上層,卻是忽視了底層,因而底層的思想陣地,早就為貴族、豪強士人給占據,而且多為儒學把控。

秦儒相輕,秦儒相離。

兩者本就勢如水火,又豈會輕易屈服?

有這麽源源不斷的勢力反對,大秦想真正坐穩天下談何容易?

大秦靠武功掃平了天下。

接下來就要靠文治,對天下再犁一遍,給天下打下大秦的印記,唯如此,大秦才能真正的坐穩天下,也才能真正實現天下太平。

僅僅針對儒家是不夠的。

若是不鏟除相應的土壤,相應的文化習俗,最終被秦廷驅逐的勢力,終究還會卷土重來的。

而且會更加迅猛。

良久。

嬴政看向嵇恒,淡淡點了點頭,道:“這就是你之前提到過的變治道?”

嵇恒笑著點點頭,道:“以法為根基,以務實為基礎,徹底鏟除周禮留給天下的影響,雖然不可能徹底,也定會融合一部分,但主要部分還是以秦制為主,而這無疑是大秦想見到的。”

嬴政面無表情。

他已洞悉了嵇恒的想法。

嵇恒並非只是針對小部分,而是針對的整個天下。

軍功爵制只是一個引子,一個讓朝廷借此插手到文化體系的引子,而且從一開始嵇恒就沒有任何遮掩,將所有的矛頭對準了貴族跟士人。

賜氏,下沉知識。

針對貴族士人之心根本不加遮掩。

而這的確就是嵇恒的想法,他就是想借著六國貴族跟秦廷的仇恨,將周制下的文化體系徹底給瓦解,讓周制下的貴族跟士人階層,再也不能保持過去的高傲跟高高在上。

他想通過一步步撬動貴族士人的根基,讓士人貴族一點點的喪失優越。

最終淪為跟常人無異。

同時。

編書的權力在朝廷。

因而書中教導的內容,也都由朝廷控制,朝廷便可借此以識文斷字的名義,將大秦的一些思想觀念,借此傳至天下,進而建立起大秦自己的公序良俗,擺脫周制的公序良俗對大秦的影響。

此外。

還能借此蠶食禮學在天下的影響,徹底改變底層民眾的觀念。

在這個途中,大一統之政,也能借此得到落實。

對大秦的利之大無以言說。

回想所有。

嬴政也在心中暗暗驚嘆。

他其實根本沒有想到那麽深遠,他本以為嵇恒是想將貴族士人給拉下來,但嵇恒顯然比他想的更為深遠,他不僅想把貴族士人給拖下來,還想摧毀現有的天下文化體系。

而這些方面,他根本沒想過。

也實在想不到。

就算他想過去改變,但最終如何去做,從來都是毫無頭緒,但今日聽了嵇恒的話,他才豁然開朗,也才深刻明白,自己過去疏忽之處。

如此可怕的算計,實在令人心悸。

一時間,嬴政甚至生出了一抹慶幸,若是嵇恒出生的早一些,或許天下形勢會大有改變。

這股異樣情緒,並未在嬴政心中持續太久。

嬴政在腦海細想了一番,越發感覺到此舉之精妙,光明正大的告訴天下人,朝廷要打壓貴族跟士人,繼而挑起貴族跟士人的恐慌,但賜氏也好,下沉教育也罷,真正的目的是影響底層。

但貴族跟士人是看不到的。

因為大多數的貴族跟士人只能看到眼前之利。

他們也更在乎自己的死活榮耀。

等真察覺到時,只怕關東過去的文化體系早已被肢解的差不多了,到那時就算貴族跟士人想做些什麽,也根本無力回天,因為底層跟貴族是兩個群體。

與此同時。

嬴政也想到了扶蘇曾說過的行省制。

將朝廷的職能進一步細分。

通過將朝廷中央的職能細分,再將相應官員安排到各省,通過中央直管省的方式,加強對地方的控制,行省是朝廷的觸手,這其實也算是諸侯制的變種,只是過去諸侯在封地內享有一切權利,而行省制不一樣,各級官員只享有相應的職權,而且還要對朝廷做稟告,權利大為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