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皇帝心中未來的大明(第4/4頁)

但是對於兒子的培養,他確實不曾松懈。

結果現在,京裏傳來的禦信讓他不得不親自趕回來。

“你準備準備,隨督台入京。”

戚繼光有些懵懂:“入京?為什麽?”

戚景通心裏激動,但仍舊表現得嚴厲:“此乃陛下旨意!入京之後,到新建侯身邊照料,入錦衣衛學讀書!”

“……新建侯?”

“陛下殊恩,你萬萬要用心!”

戚景通不明白是為什麽,但是名為照料年邁的王守仁,但跟在身邊言傳身教,這又如何不是王守仁在兵法和學問上關門弟子的意思?上一個這樣的人物,是唐順之!

隱隱有一種擔心戚景通不夠能耐把兒子教好的感覺。

皇帝居然為了此事專門通過禦信降下旨意來,戚景通立馬從交趾邊境的三府趕了回來。

一是要送送廣西總督去京城參加大國策會議,二就是為了這件事。

還只有九歲的戚繼光自然是更不理解,但他只能開始先收拾行囊。

而紫禁城裏,朱厚熜正在講課,面前除了太子朱載墌和越王朱載垺,還有睿王朱載堚,肅王的庶幼孫朱弼楝,靈璧侯的孫子湯世隆,更多了一個太子伴讀張居正。

他看著這些年少的面孔,心思卻分了一些在十年後。

那時候,他們就都成人了,朝堂也會不一樣了。

在朱厚熜專注內政和技術進步,繼續打牢基礎的這段時間裏,對外更多的是外交、經濟和文化手段。

那時候的大明會很不一樣,但一定也有新的問題。

比如說……圍繞皇子們的朝爭,新制確定後的僵化和貪腐……

“今日講必然與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