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不講道理的(第4/4頁)

傅榮忠只是看著一個方向,眼神裏有著不可思議。

因為他之前被帶過來時,看到了那邊一間牢房裏住著孔聞韶。

這皇帝是真的瘋了!

檄文發出前,只是知道張孚敬被任為山東總督,有了孔子祀典的爭議。

天下既然已經有了叛亂,怎麽還敢直接把衍聖公抓到了京城來的動作?

皇帝難道覺得旱情當前,天下還不夠亂嗎?

他瘋狂地笑了好多聲,然後忍著劇痛咬牙說道:“要我招認?我招認出來,你們是不是全都辦了?”

王佐一臉笑眯眯:“那就最好了。不辦大案,我怎麽立功?”

事已至此,傅榮忠的眼神反而亮了起來。

雖然被擒,但這只是開始。如此形勢,皇帝還要辦這樣波及全國不知多少官紳的大案,天下必定大亂。

撥亂反正之日,就是他傅榮忠這個“先烈”沉冤得雪、青史留名之時!

“好,那你得多備筆墨紙張才是!”他是那種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表情。

王佐開心得不得了,連連點頭。

果然是憨到冒頭謀反的人,腦筋多少有點不清楚。

招不招是一回事,辦不辦是另一回事。

皇帝是最會使過的了,官紳的骨頭也遠比許多人想象的要軟。

真正聰明的都知道在皇帝握著沙包大的拳頭站到面前時該怎麽選。

新法嘛,是會損失不少利益,但比起丟命滅族,難道活著不香嗎?

知道朱見浚、孔聞韶、傅榮忠都已經被抓了,還憨的會“被逼無奈鋌而走險”,聰明的都會觀望。

而在他們觀望的這段時間裏,京城消息傳出。

十月初一朔日朝會後,皇帝南巡!

和皇帝一起南巡的,有崔元和鎮國公一起統帥的京營五千大軍。

負責供應糧餉的,是山東總督張孚敬以及“深明大義”捐出了不少錢糧的山東三王。

山東稅賦那麽重,今年還要支應南直隸的賑災糧,哪還有這麽多錢糧的?

朱厚熜在養心殿裏看著張孚敬的奏報只能感慨:“這就是夫子後人?假的吧?”